。还有一方长约三米宽约一米的大玉台不过我对玉没啥研究。不知道那是蓝田玉还是缅玉这个还要老人家亲自过去鉴定鉴定。”
李根儒几乎蹦了起。眼睛瞪的比铜铃还大:“玉台!?盛事。这是一件盛事啊!柳行风啊柳行风。你可是立了大功。走。现在你就带我去瞧瞧。现在!”
柳行风看了看表。无奈笑道:“点多天都黑了。李叔叔。咱们明天再去?”
李儒一把攥住柳行风的衣襟。头摇的像拨浪鼓:“迟则生变。夜长梦多……不对。今晚不去我铁定睡不着觉。现。现在去!”
柳行风无奈。一手端着饭。一手指了碗。苦笑道:“好歹先让我吃完饭吧?”
李根儒讪讪一笑。道:“对。你先吃饭。我叫人来帮忙。我先去召集河南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九点。不!八点就出发。好不好?”
“好。好。”柳行风腹中空空。一个叫饿的慌。忙不迭答应。一溜烟冲进餐厅。狠狠的夹了几筷子菜。拼命吃饭。八点整。宾馆大厅里齐聚了开封城里大有名望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足足二十多人。年轻的约莫三十来岁。老的竟有八十高龄。全是李根儒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费尽三寸不烂之舌请来的学术界高人宿。一堆或西装革履或唐装布靴的人不顾仪容围在右边一方小小茶几上观摩柳行风从石室中带出来的铁箭。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都在推测这是哪一朝哪一代发生的秘。把一些个小姐保镖看的是瞠目结舌。李根儒把吃饱饭在房间里翘着二腿看电视的柳行风拽了出来。于是乎。这一伙人点齐人马。轰轰烈烈的大军开拔。前往城外某处草坪下的秘洞之中。
“柳先生。你发现的这根铁箭。从年限上看。应该是属南宋时期的。我问你啊。那间最里边的石室里。你进去的时候真有大堆尸骨?耿京。那又是哪位?”一老头子两眼放光。兴致勃勃的问道。柳行风刚要回答问题。另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却持怀疑态度:“的穴竟然是通过包公湖发现的……柳先。恕我冒昧问一。既然有水汽存在。这铁箭怎能保持的如此完好而不被腐蚀呢?”
“我们先来假设一下。假如这是张邦昌伪政时期。金人尚未撤走。会不会是张邦昌心怀忠义。设下陷阱。将余下监视的金兵一网打尽?柳先生。麻烦你再将当时场面说一遍。方便我们推论假设。(天)”一个想象力相当丰富的年轻博士提出疑问。如果时代的到证实。张邦昌执政期间的某些行为就能的到间接证明。如果再在石室中找到证据。那么一定能写出一篇轰动学术界的论文。年轻博士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