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亲人赵逸只带了十人进去,让难楼赞赏的点点头,此人智谋无双,且胆色过人,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步入乌桓兵营,就有不少兵士围过来,典韦挟持着巴图,紧跟在赵逸身边,因为紧张脸上满是汗水,慕容复手中马刀紧握,阴寒的目光紧盯着周围兵士,护卫赵逸身旁。
与慕容复等人的紧张不同,赵逸神情淡然,行走于刀山剑林中未见丝毫惊慌。
见到赵逸平安进来,文秦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她刚刚本想出去阻止双方打斗,却被难楼拦住。
手下亲卫被乌桓兵士挡在军帐之外,只有典韦、慕容复二人随赵逸进入军帐。赵逸打量了一眼帐内的几个部将,挥手让典韦将巴图放开。
巴图摸索着脖颈处的血痕,目光不善的盯着赵逸。若非父亲在旁,巴图早已叫兵士将赵逸等人尽数诛杀了。
赵逸与难楼并未说话,如同老僧入定般的站立场中。平静的帐内气氛却显得很是压抑。典韦与慕容复脸上已经布满汗水,在这气氛中很是紧张,精神与体力都在快速流逝。
“赵郡守亲来我部说有事相商,却又为何沉默不语?”难楼扭头询问了赵逸一声。
“本官有一件坏事和一件好事想要告诉大人,只是未想好,先说好事还是先说坏事,故而缄口不言。”赵逸犹豫一下说道。
难楼眉头一挑,缓缓跪坐下来“好事让人欢喜,坏事使人忧愁。先听好事,必是先喜后忧,先听坏事,则是先忧后喜。赵郡守还是先说坏事吧。”
“圣上听从幽州太守的奏报,要对乌桓部落用兵了。”赵逸这话一说出口,不仅难楼等人的脸色变化很大,就连典韦与慕容复的脸上也满是诧异。尤其是典韦几乎与赵逸朝夕相处,他怎么一直没有听说这个消息。
难楼目光转动,随即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大人休要欺我,老夫在幽州留有耳目,若朝廷想对我动手,内线必定会传出消息。且此时朝廷岌岌可危,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是黄巾残部仍在反抗官府,朝廷如今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与精力对付我们。”
说话的时候难楼用探究的眼神仔细的观察着赵逸,若是赵逸有半点变化。难楼就能由此判定赵逸话语的真假。
赵逸并没有解释,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笑容,好似有强大的自信。
难楼盯着赵逸足有半刻钟,始终没有看出破绽,询问赵逸“那件好事又是什么?”
赵逸指了指自己“好事就是我这个和平使者。”
“你是想招安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