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太史慈看到这种情况微微皱眉,刚想出声斥责,看到赵逸与典韦走进来,将情况对赵逸说明:“大人,这些兵士顽劣不堪,恐难以教化。”
赵逸扫了一眼这些兵士并不在意。他就不相信这些乌桓人比自己原来训练的那些刺头更加难以对付。
太史慈虽然能征善战,箭术精道,但不会训练兵士。
赵逸走上台,冷峻的看着眼前这些乌桓兵士:“其实,我真恨不得杀了你们。”
这话一说出口,场中形势陡转,乌桓兵士各个戒备的看着官军,今日训练双方并未带兵刃。动起手来乌桓兵士并不占上风,且此处是有两万多兵士的涿郡大营,官军能在顷刻之间,将这站立的一千乌桓兵士变成死尸。
这话就连太史慈都没有料到,忙招呼手下亲兵:“速去调遣五千兵士,以防动乱。”此时局势微妙,大战只在顷刻之间。亲兵慌忙跑了出去。
手持铁戟的典韦将赵逸挡在身后,虎目紧盯着那些乌桓兵士。
赵逸却并没有在意此时情况,轻笑一声:“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就说现在吧,你们虽然是我的阶下囚,生命在我的掌握中,但你们心中并不服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孔孟之道,敌不过你们的骏马弯刀。如果我说错了,你们可以反驳。”
在赵逸这话说出口,场中那微妙的局势突然有了变化。皆因乌桓兵士身上的敌意淡化了不少,赵逸此言可谓入骨三分,说到了乌桓兵士的心中。
“今日校场比武,弓马骑射,由你们点题。我都奉陪你们。”
乌桓人中还真有不少人站出来,要求与官军比试。甚至有人想挑战赵逸弓箭。赵逸微微摆手:“我是文官,并未摸过弓箭。”说着将太史慈推出来:“你们之中若有谁人箭术能超过此人,我可以放你们回去。”
那些想比试拳脚的则是被赵逸推给了典韦,他自己则是与兵士在下面围观双方比试。嘱咐这一千官军:“注意观看这些人的动作。”这一千兵士虽说是赵逸营内弓马骑射最好的,但与其中一些乌桓人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
赵逸曾问过太史慈,射箭有速成技巧么?太史慈当时回答:“射箭虽然需要技巧,但最重要的还是手熟。”
内迁多年的乌桓人,弓马骑射比之原来在漠北游牧那时水平低了不少,但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一名乌桓兵士三次射中靶心,其余乌桓兵士纷纷叫好,挑衅的看着太史慈。
太史慈手握雕花弯弓:“死靶有何难度,要知道我们射杀的是走动的敌人。”命令兵士将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