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部落?”赵逸长身而起,命令身边兵士:“传令兵士集合!”
趁着大军快速集结的空档,赵逸询问秦重:“事态如今到了何种境况?”
秦重咽了一口唾沫:“我涿郡与上谷郡交界几个村庄,财产粮食被乌桓部落抢劫一空。”
“他上谷部落的手伸的可够长的。竟敢到我涿郡捣乱,真是不知死活。”赵逸冷哼一声,“乌桓部落兵力多少?”
“大约三千余人。是一支轻装骑兵。”此时不是搞内斗的时候,若是涿郡出了问题,他秦重的脑袋也要搬家。将知晓的情况和盘托出。
见到兵士集结完毕,赵逸亲率四千骑兵率先行动。幽州民情极为复杂,多与异族相交。对乌桓之事,赵逸多少知道一些。
东汉中期,乌桓部落的一个首领,率领全部族人内迁,被获准在幽州几个郡附近定局,从此开始,乌桓所部大举内迁。这些内迁的乌桓部落,在幽州逐渐形成了三大据点,即辽西乌桓,上谷郡附近的上谷乌桓,以及辽东郡国附近的辽东乌桓,一般统称为三郡乌桓。
内迁的乌桓人虽多次受到东汉皇朝的庇护,但却没有感激之心,三郡乌桓实力最为强大,经常带领其他各个小的内迁部落抢劫郡县,有些甚至勾结叛党发动叛乱。若是东汉国力强横,乌桓人自然不敢抢掠村庄百姓,但可惜的是,东汉末年皇权旁落,根本无力顾及这些乌桓人胡作非为,所以使得他们愈发的肆无忌惮。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乌桓人都如同强盗,内迁的乌桓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投效朝廷军中,赵逸的军中就有乌桓人。不过将军们怕乌桓人聚众闹事,所以将乌桓人分别放在不用的营地。
相对于鲜卑族来说,赵逸目前还是喜欢先对付乌桓人。因为此时的乌桓实力较之鲜卑差了很多。
赵逸所部赶到出事村庄已经是两个时辰后了,乌桓骑兵过处一片寂静,众人只看到那未燃烧尽的房梁发出阵阵青烟。
百姓尸身铺了一地,盯着这一地的尸身,赵逸目光闪动,只说了两个字:“上马!”
此处已近上谷郡,原本平静安宁的村庄,现在却变成了一片火海,乌桓三千兵士,散落于村庄各部。
首领大口咀嚼着鸡腿,暗说这个村子富足,纵容手下兵士劫掠财物。“我军孤军深入,没想到会有此等收获。比我们在代郡截获的财物多了将近三倍。”
“首领,涿郡郡守乃是力挫黄巾军的赵逸,我们要小心为上。此时既然已经得到财物,应快速退去。”手下一个头目提醒首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