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个机会,到时还请伯来相助。”
何进说的很直接,让赵逸都不知道如何委婉拒绝何进。赵逸装作惊慌样子好似很是吃惊:“伯来不过一个郡守,怎能承担如此大事。还请大将军另择贤明。”从何进说出这话,赵逸就感觉何进要么没有虑事不周,要么就是另有所图。朝中不过是十常侍专政,想要根除十常侍只需数百兵士。将张让等人斩杀了,宦官势力自然溃败。何须大军出手。大军进入皇城,只有两个因素,一是率部勤王,再一个就是逼宫。
何进的妹妹正是皇后,且育有皇子。赵逸率军斩杀十常侍后,万一何进利用赵逸所部兵士迫使汉灵帝将皇位禅让于自己外甥,那何进与何皇后就能独掌朝政。为了堵住百官之口,这个逼宫的罪名,只怕要落到赵逸头上。
那时候大局已定,赵逸这种将才自然失去了作用,为了振朝纲,何进八成会将赵逸一族诛杀。这种掉脑袋的事情,赵逸可不陪何进玩。
一个官吏微微蹙眉:“伯来乃当世俊杰,朝廷栋梁,值此社稷危难之时,理应当仁不让,何须推辞。”
众人纷纷抬头观看赵逸,等待着赵逸的回答。
赵逸轻笑一声:“伯来不过是一介武夫,圣上在位,伯来自然听从圣上旨意,若是圣上驾崩,伯来自当竭心辅助新君。”
清君侧就是比逼宫好听一点,成功了或许享受一段时间荣华富贵,若是失败了,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赵逸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想让他出兵,除非是有皇帝的旨意。这些大臣摸了摸鼻子,心说若是有皇帝旨意,就不用苦口婆心的对赵逸说教了。
他们说那些话,是把赵逸往忠君爱国的贤臣里面推。这话说的倒是忠君爱国了,但是和自己的目的没有丝毫关系。
何进虽然贵为大将军,可毕竟不是皇帝。他虽然与皇甫嵩与朱儁交好,不过两位将军已近五旬,所以赵逸这种少年英才,是何进重点拉拢对象。皇帝正值青年春秋鼎盛,而十常侍正受宠,此时还不是动手时机。何进脸色稍微缓和一点:“伯来初涉朝廷,不知道十常侍外戚族人的危害,待过得两年你就能体会到了。此事我们容后再议。”
赵逸从何进府回家的时候,天色稍晚。何进看到赵逸离开,询问了一下在场人对赵逸的看法。众人苦口婆心的说明情况,赵逸竟然不理不睬,让这些人对赵逸的印象很不好。
“赵逸力破黄巾贼,我们还以为他是个有报国之心的将领,没有想到却是一个明哲保身之徒。”一个大臣轻抚胡须哼了一声,他们先前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