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让工坊成为我大明的军事支柱。”
“高爱卿认为如何?”朱由菘微笑着。他询问起首辅高宏图。
这等于周虎臣把权利交了出来,把最先进的武器工坊交给了国家。首辅高宏图稍稍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过来,这是一出双簧。周虎臣要把自己的权利逐渐交卸,要把工坊送归国有,皇帝肯定已经和周虎臣有了默契。
对国家来说这是绝对的好事,耽误不得。高宏图立刻出班:“陛下,微臣认为东昌候久经历练,对兵事熟悉无比。完全可以胜任!”
朱由菘点点头,随后看向吏部尚书周堪赓:“周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随后是兵部尚书张国维,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朱由菘对这几位大佬是一个不剩,整个咨询了一遍。
面露微笑,态度和蔼,但谁都明白皇帝已经提前和周虎臣达成了一致,和首辅高宏图与其他阁臣进行沟通是为了获得支持。而现在好像已经不用在考虑,军工作坊归于国有势在必行,这个决议必须赶紧通过。
皇帝支持,首辅和六部九卿同意,朝臣们自然不会反对,眨眼间,军工作坊的事情就这样迅速定了下来。
“陛下,眼看要春暖花开,运河就要开化。军工作坊是国家大事,微臣立刻亲赴天津准备工坊的事情,随后微臣把镇江的工坊进行分流,也好让天津的工坊早日运转起来。然后微臣准备去一趟广州,也做一做准备,让广州的军工作坊早日建起来。”
周虎臣恭恭敬敬的施礼,随后等待皇帝回复。
果然不出所料,周虎臣要做海上准备了,朱由菘笑着刚要开口,却想不到户部尚书蔡懋德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相奏!”
“爱卿请讲。”
“先帝时期已经有了开海之说,也已经有了成文,但由于战事频繁,这件事一直没有付诸实施。我大明现在四海升平,不如现在把开海的事情也一并办了,也算完成了先帝的遗愿!”
又是一件惊天动地大事,这些事情一下就堆积在了一起。
首辅高宏图稍稍迟疑了一下,没成想礼部尚书钱谦益却抢先站了出来:“陛下,蔡大人所言极是,先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开海之说,先帝的遗愿一定要完成,开海本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以减低户部的压力。臣认为,东昌侯正好出海,可为钦差大臣。”
凛然的微言大义,可谁不知道钱谦益这个老家伙有一个极大的商贸团队,他的侄子已经跑到了蒙古。现在,凭借着大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