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左良玉嗝屁了(2 / 3)

大明虎臣 曾经淡然 2415 字 2021-06-07

来要拼尽全力了。

............

九江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据三江之口,襟江带湖,背倚庐山。九江山拥千嶂,江环九派,四面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自古就是行商必经,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四月初一曰,左良玉兵至九江,邀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还郑重其事的从衣袖中取出“皇太子”密谕,并邀请袁继咸一同进军南京。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是天启五年进士,历任御史、礼部员外郎、山西提学佥事、湘广参议等职。袁继咸姓格刚直,以敢于忤逆当权宦官闻名朝野,深孚众望。自崇祯十五年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就驻节九江,他是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

这是一个非常钢硬的人物,昔年提学山西,他上疏抨击权宦魏忠贤,宦党诬陷其贪赃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散发揭贴(传单),为之辩诬。朝野上下千余人联名为其申冤,轰动京城。

左良玉对袁继咸一直很友善,但这次的事件碰触到了袁继咸的底线,异族大敌当前,袁继咸怎么会做这样的事,他开始委婉的劝说左良玉罢兵,并晓以利害。

这本来就是一次逃跑,左良玉怎么会回去,但左良玉害怕军心动摇,态度有所软化,他答应袁继咸,表示左军不占领九江城,并把从前所发的“檄文”修改成“疏奏”,“清君侧”变为“请清君侧”,语气上大有变化,就这样停在了九江的长江边。

劝说有些效果,但袁继咸知道左良玉不会罢兵,严声厉色的说了几句:“真伪未定,密谕不知何人传来,先帝之旧德不可忘,今上之新恩不可负!”

临走,这位刚直的老人还郑重其事的留下一句:“爱惜百姓。”便扬长而去。

回城的袁继咸知道左良玉不会善罢甘休,他赶紧命部将坚守九江,不准左兵进城。不料,袁继咸的部将张世勋已经同左部将领私下勾结,夜间纵火焚烧全城,顿时大乱起来,九江城已经无法存身,袁继咸和他的部将只能跑出了九江城。

左良玉部兵乘势入城杀掳银掠,袁继咸太失望了,他于绝望当中准备一死了之。左良玉派部将张应元趁机把他掳入舟中,袁继咸一再投水自尽,都被救起。左良玉竭力向他表达自己并没有推翻弘光帝的意思,要袁继咸一道东下“调护兵将”;监军李犹龙也再三劝说徒死无益,不如见机行事。袁继咸无可奈何,只好同左良玉及其麾下诸将约定严禁烧杀抢掠。

谁也没有料到,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