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从命!”
朱三乐有些太兴奋了,他一把抓住周虎臣的手:“都说少帅年少英豪,果然不假!我朱三乐若是护不好这作坊,做不好后勤补给,就提头来见少帅和大帅!”
这是一个热血人物,和他的表面温和完全不相符。周虎臣对朱三乐不太了解,但历史的那些事件说明,这位朱总兵不是孬种,他不缺乏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和钢肠烈姓,这已经够了。大同府留守的官军有近两千人,加上留下的三士兵,五千人够用了,把整个大同交给朱三乐并没有问题。
安排好大同的事物,周虎臣终于可以行动了。
三千骑兵,加上步卒和征集的夫子,计两万余人,当庞大的队伍出发,足足拉开了几里之远。
不得不说,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真的不一样。士兵们斗志昂扬的前进,后面的后勤部队丝毫没有落后,原因简单,因为整个大军的后勤就是骡马化。到处是黄土高坡,道路崎岖不平,但一辆辆装载着物资的大车在夫子和士兵的共同努力下奋勇前进,大部队第一天就行进了近六十里。
在到达怀仁县后,天色见晚,大军开始开始就地驻扎。
周虎臣对自己建的这支军队很满意,仅仅一天时间就显露出它的高效和纪律姓。队伍虽然拉开的宛若长龙,但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人员掉队的情况,就是那些笨重的物资,也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紧紧跟上了大部队,这绝对是其它明军望尘莫及的速度。
炊烟渺渺升起,红霞映照着怀仁大地。
劳累一天的士兵和夫子们终于可以休息了,他们一堆堆的凑在一起,一座座帐篷也在同时被支起。
站在原地,周虎臣一动不动,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
周虎臣现在在考虑山西的防御,黄河就要封冻,那条延绵的防线太长了,足足一千多里,战线太长,人员还是太少,防御的难度太大了。至于山西的其他军队,周虎根本就没有考虑,指望他们——只会被李自成“势如破竹”。
“少爷,大同来了加急文书!”
周虎臣回过神:“呈上来吧。”
加急文书竟然是巡抚大同的右佥都御史卫景瑗派人送来的,这位老大人一向不怎么露面,就是周遇吉上任的时候他都在民间
在助疫赈灾,根本就不怎么理会军事方面的事情。只是在蔡老巡抚来大同时,卫景瑗才姗姗来迟的露一次面,那也是周虎臣在大同唯一的一次见到这位有些神秘的卫景瑗老大人。
这位关心民间疾苦的老大人可谓尽职尽责,来信的内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