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这就是“鄙人”这个称呼的由来。
墨子有自己的宇宙论,他是数学家、是物理学、是机械制造专家、是哲学家、是军事家。
这样的学派为什么会没落呢?
罪魁祸首是因为理念,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宗教哲学中有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墨子提倡“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人应该没有等级的观念。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这样的观念可能被统治者认同吗?当然不能,墨家学说其实就是儒家和统治者全力打压的对象,没落自然有它的原因。
简忱的目标是什么?他缺一位巨子(也作矩子)来给他承载千年的使命,这个周虎臣就是他的目标。
墨家在远古就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矩子”,墨家学派领袖由“矩子”代代相传,“矩子”执行“墨子之法”。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他们必须服从“矩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墨家讲究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任何人都无例外,是完全的法制,这才符合天下之大义。
现在已经不是墨家弟子充满天下、不可胜数的年代,简忱的任务是恢复祖辈的荣光,让那曾经的辉煌续写它的篇章。这个即将天下纷乱的时机就是他的机会,他希望周虎臣是他希望的那个人。
周虎臣当然不知道简忱的内心想法,他希望这个很有眼光的简忱真心实意的来帮他,来帮他完成自己的那个逆天大业。
既然周虎臣对于什么学派没有概念,简忱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需要的是获得信任和肯定。他要成为周遇吉和周虎臣身边的第一谋士,让他们强大起来,需要的是来曰方长。
“少帅请受礼!”
既然抢,就拜这位少帅吧,这位少帅好像更有前途。
投效的概念已经和幕僚不同,它等同于把生命相托,简忱没有再犹豫下去,他直接跪地恭敬的两拜。
礼节很简单,周虎臣在简忱第二拜后赶紧起身做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先生请起,今后先生就是我父子的左膀右臂了,一会我带先生去营中熟悉一下,也让手下将士认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