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两者若勾结起来,一个虚张声势的进攻,一个配合默契的将军队胡乱指挥调动,那事情就很不妙了。
诸葛亮不是第一次来提醒王羽了,他认为,应该尽快解除陈到的职务,并且将其软禁起来,等到警报解除,再行处置。
有这种想法的不单是诸葛亮,也是很多幕僚达成的共识。
王羽明白诸葛亮等人的想法。
说到底,还是陈到和同僚们接触太少,显得太过神秘,而且他在青州的地位也谈不上多重要,无可替代。所以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其他幕僚,都主张以最激烈的手段来对付他。唯一有所不同的就是贾诩。
老狐狸虽然第一个做出了提示,但他对如何处置陈到,却没做定论,只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那副不肯担责任的嘴脸。
以莫须有的罪名撤职软禁么?对叔至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平啊。王羽不置可否的摇摇头,轻声叹道。
事急从权!诸葛亮并无退让之意,加重语气说道:总比亡羊补牢要强!
王羽突然话锋一转道:不过,孔明,你想过没有,说不定曹操就是想让咱们这么做呢。
这……诸葛亮微一迟疑,这个可能性的确存在。
眼下兖州的防御分成了三部分,于禁在西,关平在中,张辽、黄忠在东。曹操若是发动正面攻击,留守部队就只需按计划行动即可,但若曹操另有奇谋,事情就不好说了。
假使曹操有办法调动开张辽的部队,又确定了高唐空虚,那么,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夏侯渊的残余部队,或是孙策部就可以穿过东部防线,直取高唐。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孤注一掷的行为是自寻死路。只要各地民兵组织起来,抵抗个三五天,孤军深入的曹军或江东军就完蛋了。
不过。若是王羽一纸文书撤换了陈到,那问题就严重了。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陈到刚被拿下。曹军便已兵至,高唐人心势必动荡。到时候,高唐的防御还能顺利组织起来吗?会不会内忧外患齐生呢?要知道,夏侯渊和孙策的用兵风格都是以速见长,贸然处置陈到,说不定反而会带来危险。
诸葛亮的特点是心思缜密,之前没想到这点,只是因为对留守部队的防御有着充足的信心,可现在听了王羽这么一说。他顿觉动摇。
他迟疑说道:文远将军没那么容易中计吧?或者主公下达命令,要求文远将军死守战线,不得轻动?
王羽摇摇头,又提出了新的顾虑:那样一来,曹操就可以让孙策牵制坦之,亲自对付文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