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章 扑朔迷离(3 / 6)

三国第一强兵 鲈州鱼 5160 字 2021-06-07

羽认为,曹操很擅长打防御战,而且韧性十足。

出于对王羽的信任,并总结了曹操起兵以来的战绩后,徐庶等人倒也认可这个说法。

曹操的确很擅长后发制人,当初对付袁术,他就是先守后攻。先是拉长了袁术的补给线,然后与刘表串联。前后夹击,令得袁术首尾难以相顾。待得其手忙脚乱之时,这才全军出击,发动决战,一举击溃了袁术。

对付董卓,虽然是曹操先挑起的战事,但战局的总体走向也是曹操先趁董卓不防,发动速攻,然后就地设防,消磨董卓军的斗志。暗中与马腾结盟,前后夹攻,这才成功夺取了长安。

就现有的战绩而言,曹操打防守反击的仗,最后都打赢了,主动进攻的仗,却基本上都打输了。

以此作为论据,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强攻曹操,莫不如示敌以弱。将其从自己的地盘引诱出来,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致命一击,设法歼灭其主力,然后在攻略曹操的领地。

因为王羽举的实例不够多。徐庶一度曾以为,这是主公故意安慰自己,可仔细研究了王羽在兖州的部署之后。他最终还是认同了,并且再次为自家主公的雄浑魄力所震撼。

在西线陷入极大危急的时刻。能保持冰雪般的冷静,直接将计就计。定下诱敌之策,这样的大手笔,除主公之外,普天之下还有何人能为之?

既然有了这样的计较,主公就不应该急于结束西线战事才对,至少在得到兖州来的确切消息之前,不应如此。

据徐庶的了解,王羽离开的这段时间,曹操虽然与孙策见了一面,然后积极的调兵遣将,但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青州的几条战线都没有大规模战事,看起来,就像是曹操识破了王羽的诱敌策略,不打算让后者如愿一样。

既然如此,王羽就更没有急于回返兖州的理由了。

与其急匆匆的返回兖州,把曹操吓回去,还不如留在并州,尽快消除西凉残军最后的抵抗,安定地方。然后配合西线兵团进攻河东,威胁弘农、关中,或是经由河内,威胁洛阳来的更有威力。

关、洛、颍川,这是曹操的命门,这三处任何一处有失,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动摇曹军的实力。若是三处皆失,那曹操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份儿了。

既然他擅长率领主力部队打防守反击战,又诱不出来,那干脆就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开辟多处战场,让他顾此失彼,首尾难以兼顾!

本将可能有些轻敌了。王羽轻声一叹道:孔明,你给元直说说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