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草丛中禽鸟被惊起,呼啦啦的飞上半空,仿佛一片浓黑的云。云层之下,无数旌旗摇动着,汇成了汹涌的波涛,军将们大吼着发出了前进的号令……
新汉开元三年四月初二,在梗阳城西二十里处的龙山脚下,分别来自极东和极西的两支诸侯军队决战于此!
“右翼有千余羌骑试图冲阵!”
“秦校尉已经带着人马迎上去了!”
“右翼当面的敌人正展开阵型,试图从侧翼包抄我军!黄校尉请示,可否调集弓弩手迎头击之!”
超过十万人规模的战役,进入战场就是个相当繁复的过程。对单方有利的战场,对方不一定配合,保持默契的战场,往往会距离双方的营盘都有一段距离。而从扎营处前往预设的战场,同样不可能一直太太平平的。
西凉军本来就更有主动权一些,得到前锋回报,反应的速度也很快。一波波的部队如流水般从连营开出来,先后迎上了突如其来的青州军。现在大军正在行进,依照常识判断,行进中的队伍很容易溃乱,正是个绝好的机会。
当然,对于青州军这样的强军来说,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要自己不犯错误,这些骚扰就不是什么大的麻烦。
疾风军的轻骑早已就位,分散在大军周围,一面侦查敌情,随时回报,同样也是为了屏蔽战场,不让敌军的侦骑有靠近观阵的机会。
并州周边的地势虽多有险峻处,但在中央地带也有很多平地,特别是在这汾水与昭余泽交汇的地带,不但地形一马平川利于展开兵力,视野也开阔得很,别说大军埋伏,就算单独的斥候,想找个藏身之处也不那么容易。
背着彩色令旗的传令兵走马灯般在中军来回跑动,军情、战报如流水一般汇聚过来。虽然军情很多,但王羽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因为很多军情都不需要他下达指令。
军队多到一定程度,来回传令的时间会变得相当耽误时间,类似敌骑骚扰,我军迎击之类的状况,完全可以由将校们自行判断。
这种小规模的接触战,过程都很简单。两边都是骑兵,相向对冲,疾风骑兵的骑射占据了上风,抢在接触之前将几波箭雨洒过去,搅乱敌军的阵列,然后将敌人的大队冲溃,彻底绞杀。
因为是骚扰,西凉军派出来的也不是什么精锐部队,被击溃了也不心疼。溃兵由该部落的首领自行收拢,其余人马只是分出两千骑远远兜过来,与其说是接应救援,倒不如说把这支败军当做了诱饵,试图包抄追击的疾风军。
秦风也算是沙场老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