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没有阵型,但不能没有秩序。只要所有人都怀着死战之心,奋勇向前,步骑的差距就不是完全无法弥补。先登死士和黄巾力士,无疑都在验证着这个道理。
但今天,他们看到了步兵的另一种形态。
羽林军的步卒没有先登死士高呼死不旋踵,视死如归的雄壮,更没有黄巾力士那种逆天般的无视伤痛,悍不畏死。他们始终保持着沉默,仿佛一群没有生命的牵线木偶一般,只是随着号令而动。
乌桓人对兵法并不在行,学子们却看得分明,当王泽下达第二个命令,也就是命令将士们转身迎战的时候,除了弃戈持弩之外,部分羽林将士还做了一个后撤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效果就是,迎战的羽林军摆出了一个不太明显的雁行阵,效果么,自然是为了让齐射更富威力。雁行阵利于远程攻击是兵家常识,在军院中则有一个更简明的说法:交叉火力覆盖。
骑兵冲阵时,主要防的是正面,他们会举着骑盾,将身体尽量躲到战马身后。马的生命力比人更强,就算中了箭,只要不是致命的要害,就不会立刻倾倒,而是会继续奔行一段距离。所以,哪怕是轻骑兵,在战马的正面也会做出一定的防护。
交叉射击的好处就是避开了防御力更强的正面,同时从两侧发起攻击,让被攻击者无法抵挡,也无从躲闪,交叉出的火力网将威力倍增。
在敌人已经冲到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如此从容不迫的应战,这才是最让乌桓人心寒,让学子们震惊的。
原本他们以为王羽的那句院训,是讲给他们这些军官种子听的,要培养他们的大将之风,现在看看,自己的理解似乎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啊。
想想也是,如果每个士卒都有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的大将之风,这样的军队不强才怪呢。
这样想着,学子们失去了继续向王泽请教的勇气,而是互相低声探讨起来,刚刚那一幕,已经足够大家消化很久的了。
“早知文则将军治军严谨,哪想到竟止于斯!这等才华,实在让人望尘莫及啊。而仔细想想,文则将军在我青州却还算不上顶尖的人才,唉,突然之间,我这心里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曾贤弟何出此言?汝岂不知文则将军的过往么?他也是从小兵积功而起,后来经过骠骑将军的点拨,这才一飞冲天的。虽然他的战功看似没有其他各位那般煊赫,但那只是他为人谦逊罢了,岂不闻骠骑将军常以大树将军谓之?呵呵,其实啊,骠骑将军的点拨,就是书院中讲授的那些章程啊!”
“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