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的考验,一旦遭遇大风雪,一个部落便有可能就此消亡。
所以,就算明知不是汉军的对手,牧人们也会雄赳赳、气昂昂的南下侵攻——反正也是死,要是在汉境捞一把,能活着回来,未来几年的生活都会变得相当舒适。草原统治者的区别,无非是谁能更好的整合草原的力量,更有效率的组织抢劫罢了。
说到底,是为了活命。
王羽并不是第一个意识到胡人需求的人,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可以用交易甚至岁赐的方式,给胡人指一条活路,省得他们没完没了的搔扰边境。
那就是与和亲并称的怀柔政策——互市。
“送了女人,就有了亲戚关系,再给胡人足够的粮食,让狼吃饱了,就不会伤人了?”
王羽面带讥嘲神色,冷笑有声:“不得不说,朝中的智者们太过天真,太过一厢情愿。和亲的事姑且不论,提出互市想法的人,也只有本意是好的。他不了解胡人的制度,那是一个比中原世家制度还要严苟的制度,上位者肥肠满肚,底层贫民饥寒交迫。互市或赏赐再多,最后也都会落入胡酋们的口袋里,于事何补?”
提出互市的人无疑很有眼光,他看到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想着就算不能让胡人感恩图报,有了活路的牧人们对南下拼命的热情也会下降。
道理是有的,可他错就错在把胡人看成了一个整体,忽略了统治者和贫民的区别。
连中原的高位者,都对百姓视若草芥,对草原上的部落首领、单于们来说,牧人就是野狼,死一批很快就会再生出来一批,就算来不及生,也可以在广袤的草原上拉些小部落来补充,为了让他们有动力咬人,没必要将他们喂得太饱。
“胡酋们不用亲自上阵搏命,他们是野心家,考虑的只有自家的得失,互市、和亲、恩赏都只会助长他们的野心,让他们以为可以用部落和牧人博取更大的利益。边患不止的症结,其实就在这里。”
“定北策正是因此而设!”
釜底抽薪,这就是王羽的想法。
他认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矛盾并非不能调和,症结在于草原上的那些野心家。他的对策就是和中原争雄一样,先设法把这些野心家解决掉,然后取而代之。
城池除了确保安全,还能储存大量物资,借此展开互市。
这和后世所谓的岁赐不尽相同,以那种自己以为是恩赐,对方看来是求和的姿态和胡人做交易,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完全就是一厢情愿,人傻钱多。
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