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将军狠下杀手,江东精锐损失殆尽,势必一蹶不振。将军不下杀手,莫非早就想到了今天的局面?”
“仲翔问得好。”王羽微微颔首,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
那天虽然不是打仗,但江东众将的默契,比他们的武艺给有识者留下的印象更深。可以想象,若是在孙策的带领下,这些人率领千军万马出现在战场上,威胁肯定比单纯的武斗强多了。
若是以守诺重信来回答,肯定会被对方看轻,这年头,处处讲信义等于自杀,若是自己落败,孙策会宽宏大量的不下杀手吗?很难说。
若说道义什么的,也难免会被人当成妇人之仁。
至于说深谋远虑……这倒没错,杀了孙策,只会便宜了袁术。若是趁机夺取了江东,袁术还会这么老实听话吗?对此,王羽可没什么信心。
想了想,王羽不答反问道:“仲翔既然已经意识到孙策军的威胁了,不会不知道周公瑾吧?”
虞翻不明其意,稍一犹豫,这才缓声应道:“此人擅长借势取事,是孙讨虏麾下的第一智者。”
“孙伯符勇武、气势俱都远超常人,不过锋芒过盛,难免有刚则易折之憾。因为他的强势,周瑜在他麾下,并不能完全发挥才能,所以才屡屡有因势导利之举。若是孙伯符死于义成,江东宿将死伤一空,其军必入周瑜之手!其扶保幼主,大权在握,尽展所长,别说江东,恐怕中原也要承受他的锋芒,本将何苦成全于他,给自己竖立这样的大敌呢?”
这个说法是王羽临时想出来的。他没下杀手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牵制袁术,但这个理由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说,不然很容易落下话柄。。
不过,解释几句,他自己倒是把自己给说服了。
历史上的周瑜,在赤壁之战前,的确没得到过全力发挥的机会。孙策为人太强势,时不时的还会任性一下,做为臣子,周瑜也不可能事事相劝。
在赤壁之战后,也被孙权颇多掣肘。孙乾一边不得不用他,一边又大搞权术,狠玩平衡,扶植了刘备来牵制他,最后养虎为患,死了周瑜,肥了刘备,两头落空。
孙策要是现在就挂了,才十一二岁的孙权显然还没成熟,掌控不住大权,倒是生生的成就了周瑜这个托孤大臣。
没有掣肘的周瑜会有多厉害?王羽无法想象,也不想去试,反正他也只是拿来说服虞翻罢了,何必太在意呢?
“王将军对周瑜的评价会不会太高了?”虞翻半信半疑。
“不高,不算高,仲翔若是不急,不妨多留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