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在巴西防御战中击败了张颌,可刘备闻讯后,却不怎么高兴,他嘟囔说:“要杀就杀张颌,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夏侯渊是魏国汉中方面的主帅,张颌只是个先锋部将,而且又新败于张飞,两者的重要性根本没法比,刘备为什么说这话呢?
王羽猜想,八成是刘备跟随公孙瓒的时候,在河北战场上吃过张颌的亏。
但在汉中的战事中,刘备的话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张颌率偏师,挡住了刘备亲率的主力部队;夏侯渊被黄忠的偏师所杀。夏侯渊死后,张颌代其职位,沉着的指挥败兵,顶住了刘备的大举进攻,将战线维持在了汉水一线。
不过,张颌最著名的战役,要当属他街亭败马谡,打退诸葛亮首出祁山的那场大仗。
小说里把那一仗写成是司马懿指挥,但实际上,司马懿当时还在荆州造船,准备伐吴呢。真正轮到他和诸葛亮对战,是在孔明第四次出祁山伐关中开始,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蜀军从劳而无功,变成了每战必胜,搞得魏军只能闭关坚守,待敌人粮尽自退。
前期和诸葛亮对战,让对方讨不到便宜的人,其实是张颌。
也正因如此,张颌才遭了司马懿之忌,担心这位忠勇之将坏了自己的篡夺大计,在诸葛亮四出祁山的战役中,司马懿强令张颌追击,被诸葛亮在木门谷设伏,将其射死。
这样一位名将,王羽可不敢轻视,自然要派出最够分量的人对付他,贾诩当仁不让。
贾诩呵呵笑道:“张颌是个良将,就算主公不提醒他,他迟早也会意识到手中这支孤军的重要性。所以,即便邺城的消息赶在我军行动之前传达给他,他也会三思而后行。”
张颌之所以落到今天这般窘境,就是因为他自作主张,没有按照袁绍的嘱咐,待在清河虚张声势,而是主动进兵,以求策应主战场。
这个人,的确不会盲目服从命令。
“让他得到充分的情报和思考时间是很危险的,因为即便我军得到了袁绍的确切计划,也没人能保证,张颌到底何时、何地、采取怎样的行动,一个不可预知的敌人,是相当可怕的。”
“不过,我们可以藉着情报的流动,引导他的思路,既然很难让他按照我军的期望行事,踏入陷阱,那就让他彻底陷入混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乃是兵圣传下来的的准则,用兵者无不奉之为金科玉律,张颌擅谋,自然不会例外。所以,贾某遵照主公之意,因势导利,引导张颌的思路,让他在获取情报和联系后方上面下功夫,一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