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3 / 9)

天国梦 江南灵秀 8266 字 2021-06-07

皱眉说讨厌,于蕙真当面骂他“流里流气”;可也有人认为无可厚非,“萝卜青菜,各人所爱。”

王涧之不屑为自己的翩翩风度置辩,尤其他在新来的学生面前故伎重演时赢得了那么多惊奇、赞赏的目光,更使他坚信自己的高大魁悟和风流倜傥正是吸引芳心的重要原因,女人嘛,有几个不喜欢美男子潘安,又有谁看得上三寸丁谷皮武大郎?

王涧之自信地踏进教室,一眼看到神采奕奕、秀色可餐的李芳菲,两人目光交接,心照不宣。王涧之取火为自己点上烟,猛吸一口后,威严地向学生们扫视一遍。王涧之讲的是道德教育:“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之;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之。”

教室里除了他的侃侃而谈外,鸦雀无声。王涧之从康有为先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谈起。他说:“古人云:人,只有一个公、私;天下,只有一个邪、正。”人有公私,故言有邪正,行有善恶。一个革命者,如何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唯有无私无欲,刚正不阿,则人人爱之、敬之。柳下惠不欺暗室,坐怀不乱,其心可鉴。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终于流芳百世。《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遂成千古名言。

当今天下乱象纷纷。私心膨胀,利令智昏,则有袁世凯八十三天皇帝梦;以天下为公,振兴中华为已任,方成就孙中山先生一代革命家英名!正则千古流芳,邪则遗臭万年。一正一邪,存乎一心。庄子曰:‘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但愿诸位革命青年切记:欲治国平天下,必须时时自省,驱除私心,一心为公,则锦绣前程不远矣!

王涧之在学生们兴奋、钦佩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中宣布下课。他习惯地用五指梳理长发,目光凝视李芳菲数秒钟,从她的明眸中读到了欣喜若狂的爱意。他满足地微微点头示意,昂首挺胸向门外走去。

王涧之是受欧阳溶泉的邀请对新到的学生讲课的。自革命军政府宣告成立后,引起各地青年学生极大关注,先后有一百多名年轻人奔赴革命根据地,他们有知识,有活力,给革命军增添了新鲜血液。不过,军政府发现这些年轻人出身各不相同,投奔革命的动机千差万别,他们凭着一股革命热情来到湘西后,对天佑山的环境、艰苦生活以及革命政府、军队的适应程度也各有差异,跟那些农村出来的士兵相比,暴露出许多弱点。如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对困难认识不足、对革命事业过于理想化等等。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革命观,很快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