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服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个个腿勤嘴甜,脑袋灵光。就这样在侯府里住了几天,子衿丝毫也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不适。
本以为最初的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去,没想到三天后的一个晚上,苏白尘过来告诉子衿,让她准备准备,后天苏府的诸位子女将来“俪园”拜见他们的“娘姨”。
子衿有些诧异,莫非苏府另有盛大的欢迎仪式?细问之下方才知道,原来凡有新入府的“姨娘”(京城里对权贵家中妾室的一种称呼___作者),必须由长子率领众多弟妹前往拜见,三天后,“新夫人”再逐一去前几位夫人房中参见,以示对几位“长辈”的尊重。
子衿听罢暗暗叫苦,自己虽然不喜繁文缛节,可这形式却是非走不可的。
苏白尘所说的准备,便是由子衿房里的那位老妈廖氏给她讲授“礼仪课程”,以便在后日的“拜见礼”上做到“母仪庄重”。这课程涵盖的内容着实不少,大到服饰、言行,小到眼神、语气,面面俱到。偏偏这廖妈妈讲得不但冗长无比,而且单调乏味。听不多时,那瞌睡虫便开始频繁骚扰,没奈何还得硬撑,一堂课下来,着实让她苦不堪言。
不过客观说来,廖妈妈的授课的确使子衿受益匪浅。那天苏府的拜见仪式上,“母子”双方表现得都中规中矩,基本上没出什么纰漏。一旁观礼的苏白尘频频点头称许,折腾了几天的子衿也如释重负地吁出一口长气。
当然还有美中不足。苏白尘膝下共有八名子女,五子三女。可这次拜见,一共只来了四人。长子苏青阳自然领衔首发,次子苏显义,三子苏隐月,四子苏援征,长女苏黛云却纷纷缺席。
苏显义官居工部侍郎,常年在外巡查。这次因为公差远在河北,不能及时回京;苏隐月多年飘泊异乡,行踪不定,连苏白尘也弄不清他的去处,这两人的缺席倒也情有可原。
而苏援征,苏黛云身在府内,却托辞不见,不但苏白尘面上无光,子衿心中也犯起了嘀咕。可苏白尘既未解释,子衿也不便多问。
其实子衿心中有数,不用多问,园子里自然有人讲述“缺席者”的来龙去脉。那位廖妈妈,是侯爷府里出了名的“无不知”。她原是苏白尘原配李华的陪送丫头,住在府里三四十年,全府上下的风俗渊源,人情掌故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
果然,吃罢晚饭,趁着几个人闲聊的功夫,廖妈妈便和盘托出了苏家大小姐和四少爷的逸事。
要说起这位苏家大小姐,实在可以用“特异”二字来形容。她二十一岁出嫁,丈夫是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