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祥看出苏轼面色忧沉,似乎有心事,上前问道:“少爷…”苏轼不语,递过耳环。
苏祥端详着:“咦!紫烟丫头好像也有过这样一对耳环。”苏轼点点头。
“少爷,你说不会…”
苏轼忧虑道:“我正担心此处。但愿非我所想。”
“应该不会这么巧。”虽如此说,苏祥的心中也着实担忧。
众捕快在山下搜遍,却不见十三鹰的踪影,回来向苏轼禀报。
苏轼暗自着急:“这厮会跑去哪儿呢?”抬眼望了望四周,又往山上望去,只见峥嵘突兀,峰峦竞秀,苍松擎天,飞泉奔泻。颇有气势,树丛间依稀透着亮光,问道:“这山上是何处?”
刘臣州顺着苏轼所视方向看去,道:“大人,那是法缘寺所在。”
苏轼捋着青须,不由起疑:“法缘寺?”
“是啊,这寺庙修的偏僻,平时很少有人来此。”
苏轼突道:“祥叔,我们上山看一看。刘臣州,你带人继续在这一带搜索。不可遗漏任何细处。”刘臣州得令而去。
“少爷,这耳环在那山神庙中拾得,说不定那里还有些线索,我们再去寻一寻。”
苏轼颔首:“我也正有此意。”
两人回到山神庙,远远地便听到里面有动静。苏祥贴在门外听了一阵,猛地撞开庙门,闯了进来。却见两人被绑在大佛脚下,一个劲儿挣扎。正是宝山、润林兄弟俩。
却说适才十三鹰一脚踢飞戚宝山。宝山见对方一袭黑衣,便以为是盗取经书的周步云。兄弟俩上前便要缠斗。外面却传来捕快急促的脚步声,两方各有顾忌。这才暂且摒弃过嫌,一同藏身大佛身后,那佛像本来不小,但五人一起藏身,终究难容,不免漏手漏脚。这正合墨郎紫烟心意,十三鹰、戚家兄弟却是怕极。五人推推搡搡,无意间竟撞破那佛像的底座。原来那大佛内里是空心,底座只砌了一层土坯。三人便押着紫烟墨郎爬进佛像肚子里,又简单砌好土坯遮挡。苏轼等人进来后,眼看救星近在咫尺,墨郎紫烟却苦于口中塞满麻布,不得言语。待官差一走远,宝山便撞开土坯,爬了出来。润林、十三鹰、紫烟、墨郎也尾随而出。
润林不待十三鹰站稳,挺剑逼住对方:“快交出经书,看在镖局的份儿上饶你不死。”
宝山怒道:“跟他罗嗦些什么。先刺他个‘透心凉’,再搜经书就是。”说着便要动手。
十三鹰的声音突然有些异样:“你…戚宝山,你会后悔的。”
宝山一怔,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