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这怎么可能,当时我确实听到陆文元在屋里喊救命。”
苏轼:“这是一个心理陷阱。凶手在一开始就固化了我们的思维模式。让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有人在陆文元的屋里与其搏斗,最后将其杀死,然后逃逸。遗憾的是,一开始我们也确是这么想的。如此一来就被凶手完全误导了,我们完全按照凶手安排好的既定路线在走。走到最后不得不进入到凶手早已给我们安排好的死胡同,面临一个无解的命题。那就是凶手是如何逃走的。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而我们却一直在苦思这个虚无的问题。只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路。那一次,我的丫鬟紫烟偶然让我读到自己的一首旧作。那是我以前游庐山所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点醒了我,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我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那么一切再退回到初始。我们听到陆文元的屋里有人在喊救命,就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陆文元。可是真相却是,曾小柔在屋内伪装成陆文元在喊救命,并且把书架推翻,制造出搏斗的迹象。”众人皆惊。
李甲:“如果曾小柔伪装成陆文元在呼救?那地上躺着的尸体是谁?”
苏轼斩钉截铁地说道:“曾小柔。”
陈述古冷笑:“荒唐,那么多人都到过现场,他们都看到了尸体的脸,正是陆文元。难道他们每一个人都看错了吗?”
苏轼:“不错,脸是分辨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志。但也是最容易骗人的标志。你们还记得当时尸首的脸上是什么样的吗?”
李甲:“当时,陆文元的脸上满是鲜血,好可怕。”
段兴:“不过还是能分辨出来。”
苏轼冷笑:“‘死者’左胸中刀,而脸上却布满鲜血,大家不觉得奇怪吗?伪装者利用鲜血隐藏了一些她不想让人看到的东西。那张面皮是她从真正的死者脸上剥下来的。而鲜血是为了掩盖破绽。”听到这不寒而栗的一幕,众人身上不由一颤。均看向小柔。而小柔脸上死寂,没有任何表情。
陈述古仍然不服:“苏大人,脸可以伪装,不过有一样东西却是无法伪装的,那就是身材。陆文元身材高大,而曾小柔身材娇小。她怎么可能伪装成陆文元?”
苏轼:“说得好。身材的确不能伪装,不过却可以掩饰。”
众人:“掩饰?”互看,均是不解。
苏轼:“一个身材矮小的人要伪装成身材高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