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府衙的招募考试(2 / 3)

东坡判案 醉酒鞍歌 2163 字 2021-06-07

紫烟有些沉不住气:“老爷,我们…”

苏轼笑道:“那尸首身上并无刀伤,哪儿来的血。”

苏祥接着说:“那樊许是个屠户,身上有血是正常的。”紫烟恍然,点点头。

接着,书生韩非也走了下来。

又有人道:“韩非下来了,快跟着他。”又有一群人跟着韩非出了院子。

墨郎着急,又看苏轼,苏轼却摇摇头。

接着何才、唐牛也走了下来。人们分别跟着认定的凶手走出了院子。台子上只剩下牛二,而台下还有十几人在等着。

牛二微微一笑也走了下来。

苏轼果断地:“我们跟牛二。”

苏轼四人及余人跟着牛二出了院门。那牛二不紧不慢,看起来并不着急,似在街市上闲逛。有几人见此,心中没底儿,又转身去追其他人。而剩下的人目不转睛,紧盯着牛二。跟了一段儿,紫烟也没了兴趣,问苏轼:“老爷,这牛二哪像是要去府衙的招募处,分明是在四处游玩。他不会是在耍我们吧,为什么我们要跟这个大胡子。”

苏轼笑道:“不可小视此人,此人或许就是真凶。”

紫烟:“我看他不像啊。那人许是醉酒后不慎掉到河里淹死的。”

苏轼:“不,死者并非被淹死。”

紫烟:“为什么呢?”

苏轼:“凡失足坠入河中溺毙者,因口鼻取气,必吸进泥沙。而若是死后被人抛入水中,则因口腔、鼻息紧闭,泥沙进不得腔内。适才验尸中,我发现死者喉咙内并无泥沙,而且腹中平平,也无淤水。这就说明他是在死后被人扔入河中。”

紫烟:“就算是这样,我们怎么能肯定是牛二杀了人呢?”

苏轼:“刚才我查验了那具尸首的脖根。脖根处有被人掐过的淤痕。”

紫烟:“他是被人掐死的?”

苏轼点头:“最为奇特的是,那些淤痕上还有一个奇怪的尖角状痕迹。祥叔,你怎么看那个尖角?”

苏祥:“适才我也注意到了,这个尖角确实很奇怪。脖跟的淤痕,显然是被人手掐出来的。可是凶手如果是用手掐,一般不会留下这样的角状痕迹,除非…”

苏轼:“不错,除非凶手的手上戴着一个方形的扳指。”

紫烟和紫烟一齐看牛二的手指,果然大拇指上戴着一个方形的扳指。

紫烟恍然:“怪不得府衙先抬来尸体。原来凶手的痕迹已经暴露了。”

苏轼:“尸体是命案中最重要的线索。如果不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