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很骨感。
虽然有了规模庞大的良马和训练有素的骑兵,但毕竟大汉是农耕民族,跟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有天然的差距。要知道匈奴骑兵几乎从小就与战马同吃同睡,急行军时在马上睡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景帝登基到七年来,虽然励精图治,整顿军务,但经过无数处的边境摩擦得出的结论竟然是“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
简单的来说,不管是骑术还是箭术,大汉骑兵都远逊与匈奴骑兵。用刘彻的话来说,不是硬件不行,是软件不行。
当然,如果硬件上的优势足够明显,未必不能填补软件上带来的差距。
展示在汉景帝面前的七种新型骑兵用具,就是足以填补两者差距的,足够强悍的超级硬件。
由于北方一直面临的匈奴的威胁,马上得天下的汉朝统治者,从来不会忘记培养后代的尚武精神。因此即使是整天显得病恹恹的景帝,其实也有一番武力在身,骑马弯弓,不在话下。对各种骑兵装备的优劣好坏,自然也是极为熟悉。
刚才刘彻带他检阅了羽林卫的骑兵训练,虽然是些不足十五岁的小娃娃,但表现却让景帝震撼。
只见他们马上弯弓,轻易的射中了近百丈外的箭靶。这是两石以上的强弓才能达到的效果,这些娃娃都能拉开两石的弓?
打死他都不信!
果然,现在答案出现在了景帝的眼前,羽林所用的弓箭和大汉骑兵制式的弓箭确实有很大不同。
“复合弓身的细长,在上下弓片末端安装了偏心轮,利用动滑轮的杠杆原理,使开弓力量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拉距增加反而变得越来越‘省劲’,满弓时用力可减轻七成。这不仅使骑兵能在更轻松舒适的状态下持弓瞄准,也可以使羽林的娃娃们跨越体力的鸿沟,和成年男子一样使用‘硬弓’,甚至犹有过之。”
经过一旁刘彻的详细介绍,景帝不由为这种被称为复合弓的精巧设计惊叹不已。虽然他听不懂什么叫“偏心轮”“动滑轮”“杠杆原理”和“拉距”,但并不妨碍他了解刘彻的主要意思,能省七成力!
我勒个去!能省七成力啊!景帝仿佛看到了匈奴大单于被万箭穿心的景象。
要知道,箭术一直是大汉骑兵的软肋,农耕民族的骑兵的骑射本领比得上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草原民族吗?李广那样的神射手毕竟是特例。大军团相互远距离骑射结果就是,西汉骑兵大部分玩完,而匈奴骑兵的损失则很少。
但是,羽林的娃娃们刚才用这种弓将箭矢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