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在开平城内。周遇吉则是在军营之内,直接命人拿过一身寻常的盔甲,穿在身上。
只是,当其命手下军校,也去军营之内准备再去拿了一副铠甲,也好给这位东北军主帅穿在身上,以免的到时候,再出现别的事?却被这位主帅给一口回绝了。这位东北军主帅只是以嫌铠甲有些过于笨重为由,婉拒了周遇吉的此番好意。周遇吉到也不好再勉强与他,只得在此事上依从了他。
却在背地之中,将自己贴身的几十个护卫,全部都派在了这位东北军主帅身边。将其给团团的护在了中间,任由这位主帅对此多次提出抗议来?却也只是笑脸相对,一旦若是谈到此事,便就此顾左右而言他。天近巳时,城内的大明军校,和东北军终于分列成一队队一行行的,奔出开平城,取路直奔京师重地。
在路上,这位昔日的周总兵,亲自带着手下队伍赶在前面,一是可以去为身后的这只东北军带带路,并同时将沿途所遭遇到的那些流匪,和一些村镇上由自己组织起来的庄丁都给驱散。而依着周遇吉的主张,东北军是取路香河府县,从香河县的淑阳镇经过。由这条路赶赴京师,比较近上一些。
自然有利就有弊,香河县因为地处要冲,受当今朝廷的直接辖制。故此在这地理位置上,较起一般的城镇要显得主要一些。自然,这大明军校驻扎的,也相应的会多上一些。而一般的流匪,倒是并无敢打地主意?只是,周遇吉原本身为大明的总兵官,其麾下的将校们身上所穿的,如今还是大明的制式铠甲。手中握着的,也是出自大明兵器匠监里的兵刃。就连这一路之上,军校们手中所高高举着的旗帜?竟然也是大明的旗帜。
而本来在周遇吉已然决意,投向了东北军以后,也想过这个事情,打算将原先的旗帜,更改为眼下东北军所打着的旗帜。并在众人闲聊之时也提过一句。岂知,却被这位东北军主帅当场就给否决了。唐枫当时就与他说得十分的明白,因众人是赶奔大明的京城,去为那位崇祯皇帝解围去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应当打起原先的旗帜。自然,这为大明皇帝解围之言辞?也就是为了欺哄一下,周遇吉手下的这些大明军校罢了。实则,却是为了赶赴宋献策得约定。
对此,周遇吉也明白,毕竟谁又能够知晓?在这沿途之上,又到底会不会与大明的军队遭遇上?一旦若是碰到了大明的军队,本来自己是打算前来助阵的。可却被对方在半路上横加阻拦?一旦因此而迟误了,岂不是最终白辛苦一趟?故此,周遇吉才同意了,这位东北军主帅的所言。依旧是吩咐军校打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