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汧县(2 / 4)

残晋 混元大罗金熊 2906 字 2021-06-07

为娴熟,又经常做晋朝雇佣军做先登(先登,指先锋),所以野战能力极高,但是攻城的能力就很蹩脚了。

不像匈奴人在内附后多沦为晋人佃农,卢水胡人是有匈奴血统部族中最离不开马的,一下了马不少卢水胡战士就暴露了一双罗圈腿,拿着骑弓和短小的胡刀就开始一哄而上。匈奴人的佩刀一般都短小精干,刀刃的弧线微微向内翻,与后世的弧线外翻的蒙古弯刀截然不同,到有些尼泊尔狗腿刀的特点,这种刀不利正面截杀,只适合追杀和下马搏斗,其实匈奴人多数用这种刀还是为了弥补他们步战较弱的特点,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军队截杀,一般的散兵游勇还真害怕这种内弯的狗腿刀,因为这跟匕首差不多,是可以捅的,而不是只能砍的。

如果已经攻下城,与晋人巷战的话,这种短刀倒能发挥长处。可惜拿着这种大号的“匕首”去攻城往往会有悲剧发生。城头上的晋人义勇甚至连制式兵器都没有,挥起垦庄稼的镐头就朝爬上来的卢水胡军士猛撅,不一会儿,卢水胡的第一轮攻城就彻底失败了。

彭荡仲之所以就这么毫无准备地攻城,是因为他信心十足,满以为汧县的军民会被吓跑,可没想到还真守城了,而且还击退了自己的第一轮攻势。彭荡仲当即暂时撤军,分好队伍,预备次日进攻。

彭荡仲军中还是有不少西羌人,羌人和氐人都以步战能力极强而驰名。他们多数使用铸造简单而粗暴的青铜剑,而不像现代人想象的中挥舞着大斧头的蛮族,斧头反倒是汉人的常用兵器。氐羌和匈奴系部族多有自己的工匠,虽然技术略逊,但兵器基本上能自给自足,不像鲜卑人纯靠掠夺。而他们的工匠能造的兵器,也多是长矛大剑,而且多数还都是秦汉时期才流行的铜质武器。

第二天的进攻,由卢水胡军中的羌人率先进攻,卢水胡本部人用弓箭掩护,明显奏效不少。汧县城城墙本来不高,城楼上的义勇多数也被卢水胡的弓箭逼退,不少羌人已经登城,可是刚翻过城墙垛口的羌人就被躲藏在其后的晋人义勇用各种兵器杀死,有刀的砍,有剑的刺,没刀剑的拿镰刀剁。虽然晋人义勇也损伤不少,可是彭荡仲也没占到便宜。

晋朝初期多数被胡人攻陷的城池,多数都是自己放弃了防守。原因也都有很多,譬如主力军队在野战中被胡人全歼,或者出了内奸,但更多的是晋人在惶恐中自行逃走。因为从晋朝开国以来,强大的武备都用在防御东吴的前线,后方的胡人多数都被朝廷忽略,百姓也知道朝廷不会真心救援,还不如活着逃走。可一旦有人领导百姓一意防守,而不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