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长风01和HUANG900928的打赏!】
听说解系改道北上,这样夏侯骏和解系的军队便相隔不到百里。//无弹窗更新快//夏侯骏不禁发愁,命令部队加快了速度,准备扎营频阳附近后继续观望。夏侯骏可不想离解系太近,他心里只有四个字,那就是“保存实力”。
解系派出的探子和欧阳建新送的军情又有了新的变化,羌胡军已经从郃阳转西,开始向临晋城挺近,不过很有可能是抢占洛水东岸,阻挡解系进军。解系知道行军渡河乃第一难事,在进军到莲勺和重泉后命令两县县令准备渡河器具,为军队腾出不少时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解系已经率先渡过了洛水,离临晋城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夏侯奭在频阳附近也遇到了不少不愿跟随郝散的小股羌人,对于这样的小股羌人,夏侯骏却是非常得杀伐果断,不久解系便得到了夏侯骏斩获颇丰的战报。解系大喜,准备暂时不进临晋城,期待羌人来临后倚仗军备精良的雍州州兵和骁勇善战的西戎校尉部义从骑兵将其在野外击溃。
“义从”是从汉朝开始就流行的胡人雇佣兵,跟“归义”“慕化”“归化”差不多一个意思,都是指归顺朝廷并且勇于做外战炮灰的胡人军队。不过从汉朝发展到魏晋时期,“义从”已经纯粹脱离了原有的部落建置,完全是脱离了部落的外族自由民(其实也就是流民)和胡化的汉人组成的轻骑兵部队。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部队,从民族矛盾愈发激烈的汉末开始,“义从”的主要来源已经从完全的外族转变成了汉化的胡人和部分胡化汉人。与河北主要吸收乌桓人不同,关中的义从多是羌人和卢水胡。这些人都是天生的轻骑兵,又都因脱离了部落而毫无原先的民族感情,不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往往对上级额外忠诚,所以往往被边地的高级官吏征用。
解系的亲兵便是一直隶属西戎校尉部的羌人义从,他们对即将要征讨本民族兄弟一事毫无意见,反而士气高昂纷纷摩拳擦掌,以图建功立业最后被选入中军宿卫做皇帝的亲兵,这也是每个晋朝普通士兵的梦想。
渡河后的解系高度紧张的情绪也逐渐缓和下来,忽然想到了三路军中西路的毛腾,暗觉夏侯骏这个建议万分不妥。新平地处羌胡杂居之处,焉能有力出兵堵截?于是又生出派人收回成命的想法,可毕竟军令如山怎能朝令夕改?再加上这几天行进中解系信心倍增,暗觉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后患,便不再考虑毛腾一事。
由于信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