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腾在年幼时曾经看过不少《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瞎扯乱编的“科普”读物。//无弹窗更新快//其中有个他记忆犹新的段子,就是说古代UFO的资料,列举的证据之一便是这个大名鼎鼎的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中有一段关于“浮槎”这种神秘事物的描写。可惜《博物志》在后世已经散逸,仅存的也只有在其他书籍中的只字片语。毛腾也不是专门研究古籍的老学究,这本书具体是什么模样,毛腾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难道要用“UFO”来跟这个实际上的宰相套近乎?当然不能,任凭自己巧舌如簧,张华这个古代文人也不可能跟自己津津有味地谈论这些小孩子才感兴趣的话题的。
毛腾在书房外胡思乱想了半晌,差点就忘了此行的目的。忽然只听到书房内一个老迈而又柔和的声音道:“是何人在外头候着?”
毛腾一怔,恍然清醒过来,掏出卫铄写的书状,毕恭毕敬地捧上跪在房外,说道:“已故太保族人,为太保之死伸冤。”
房里那个声音,接着慢吞吞地道:“既要伸冤,为何不懂国家律法。司马门外的登闻鼓,难道是摆设吗?”
毛腾登时脸就黑了下来,他在洛阳见惯了权贵逍遥,胥吏惰懒的情况,至于《晋律》的条文,几乎就没人提起过。早给他一种律法和正规程序不过是儿戏的概念。可没想到,这个执掌中枢朝政的老人,看重的却还是律法的程序,而不是自己一门心思所想和王浑所指点的跑关系。
“回君侯的话,卑职这里只是卫氏族人的申诉,登闻鼓的正常程序,卑职自然晓得。”毛腾硬着头皮说道。
“拿进来,让老夫看看。”
毛腾长长地出了口气,捧着卫铄写的书状,忽然后悔是不是写少了。况且卫铄写的那几句,哪里是在申诉,简直是在责备当权者啊……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卫氏好歹是河东大族,卫瓘也没有杨骏那样跋扈的行为,大抵来说还是没事的。
毛腾缓缓推开书房门,才看到房内书卷堆积如山,其中有很多还是没有抄写在纸上的竹简。张华皮肤有些粗黑,花白的胡子也稀稀拉拉地,丝毫没有王浑那样的贵族风度,身旁的书童也又呆又胖。如果不是穿着一身华贵的锦袍的话,根本只像是一个乡下种地的老头。
“孟愚,把他手里的纸拿过来。”张华吩咐了一声,那个呆胖的书童走到毛腾身边,从他手里拿起了那张麻纸。书童忽然呆呆地呼了一声,操着粗笨的嗓音说道:“老祖,这好像卫太保的字迹啊。”
毛腾一愣,这呆小子居然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