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刘舆竟能预测到贾氏执政几年后被掌握了宿卫军的赵王司马伦推翻的事?不过这种事实在敏感,不好多说,只得点头道:“多谢庆孙兄指点。”
刘舆笑道:“只不过,在方今来看。任何高门士族都不值得再攀交,你我都是鲁公的朋友,贾家从曹魏到如今三代努力,已经在朝廷举足轻重。某些高门士族中的迂腐之辈,却还不肯承认贾氏成为新兴高门的事实,反倒是他们却差不多要垮掉了。”
毛腾忽然想起初进洛阳时遇到的迂腐儒生卢志,不过仔细一想。贾氏也就折腾了几年,而卢氏却到三百年后的隋唐时期仍然是仅次于清河崔氏的高门。高门之所以能垄断仕途,也不单单是靠了某个人做了皇后或者权臣,他们真正的能耐,其实还是垄断文化,重视教育的结果啊。
“哈哈,庆孙兄说的极是。”毛腾口是心非地说道。
刘舆忽然叹口气道:“先秦时的关东诸侯,不都在汉朝沦为长安豪滑。汉朝的皇亲国戚,不也在如今成为寒门庶族。我中山刘氏贵为汉室之裔,却也在如今不过一个二三流的士族。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什么世家大族,不过都是过眼的云烟。这两次变乱,弘农杨氏和河东卫氏都已经垮了,日后的天下,还不知道那一族能跻身高门之列呢。”
毛腾一笑,说道:“正所谓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盛如秦皇汉武,也保佑不了子孙,凡事还是要依靠自己。”
刘琨听得连连点头,斟酒道:“公举兄说得好,其实在小弟看来。富贵功名,荣辱盛衰,不过虚空一梦。也许这凡俗间事,也不过是虚梦罢了。人活于世,不过追求快意逍遥,何必还顾念子孙,徒增烦忧。”
这种思想正是魏晋文人的主流,毛腾虽然对这种消极思想并不感冒,还是恭维一声道:“越石果然超脱凡尘,飘然若仙,有老庄之风。”
刘琨谦虚道:“不敢不敢,这些想法。其实还是小弟在听王夷甫(王衍)清谈时所闻。世人都说王夷甫深得老庄太虚神游真传,小弟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原来是王衍的言论,前人的评论说晋朝“清谈误国”,虽然毛腾对这种说法总感觉片面。可是一想,在国家危难之际,仍然抱着这种虚无主义的享乐思想,的确也名副其实。王衍作为清谈的领军人物,使这种颓废思想流行于士族之中,也实难脱其咎。
然而流行的能力是巨大的,就像在毛腾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人们对西方思想的推崇一样,魏晋时代正是在汉朝儒术大盛后士族转而对老庄思想趋之若鹜。各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