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段云逸(3 / 4)

本草王 沐轶 3267 字 2021-08-07

他们走得,一个多时辰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羊苴咩城。这些人中有认识那段大夫的路,领着径直来到了段大夫的医馆。

这里人还真不少。看病的,买药的,络绎不绝。

大堂里好几个大夫,不过,只有这个中年人面前等着候诊的人最多。估计就是那个段大夫了。只见他身材颀长,三缕长须飘着,双目炯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那少妇问了旁边伙计,果然那个长须中年人就是他们所说的段大夫。

少妇急忙抢步上前,对那段大夫道:“大夫,你救救我娘吧,她肚子痛,痛得快死了!”

段大夫赶紧过来,吩咐把病人抬到小床上放下。一番诊察之后。提笔开了一个方子,正要递给那妇人,叶知秋已经抢先接了过来,道:“我来吧!”

少妇忙连声称谢。

叶知秋扫了一眼那方子,却是《金匮要略》里的大黄牡丹皮汤加味。

《金匮要略》这时候刚刚被自己发现。而里面的方子怎么在大理却出现了?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因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本来就是收集了当时流传的方子加以收集整理出来的。书虽然失传了,但是本来就在民间流传的方子却不受这个影响。看来,这位段大夫手里的方子就是这样得来的。

叶知秋把方子递给药柜抓药。

这时候,那病妇已经痛得满床打滚,不停哀嚎。

段大夫安慰病人再忍忍,因为熬药需要实践。

叶知秋见病人痛得脸色苍白,额头冒冷汗,显然比先前疼痛加剧了许多。而且不停地呕吐。这样再痛下去,只怕会休克。叶知秋对段大夫道:“能不能想想办法?病人痛得很厉害,再不处理,会晕厥的!”

段大夫以为叶知秋是病人家属,便道:“这个没有办法,熬药需要时间,如果时间不够,用了没有效果的。”

叶知秋知道。大黄牡丹皮汤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止痛效果,而是通过治病来消除病痛的。这个过至少两天时间,病人要熬两天的疼痛,能否坚持到这么久?

所以,叶知秋至好决定出手,道:“用针灸止痛吧!”

段大夫疑惑地望着他:“针灸止痛?怎么止痛?”

叶知秋道:“让我来!我也是大夫!”

说罢,从怀里取出一张黄色符纸,借用段大夫桌子上的毛笔,笔走龙蛇画了一道符。点火烧了,然后用一枚金针在火上一掠,立即分别攒刺舌下金津、玉液、尺泽、委中;阑尾、足三里、内关提插捻转泻法,强刺留针。

只过了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