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的少年看病之后,几个人喝得醉醺醺的回去了。
他们走后,一个坐在不远处同样十五六岁的少年,瞧着他们微微摇头,对旁边一个老者道:“医道乃是末节,还不如做锦绣文章来得好,能谋取功名,报效国家。”
那老者点头道:“正是!”
少年道:“咱们到京城这些天,吃的美味也不少了,只是都不如这一家,特别是这家酒楼的鳗鱼肉卷饼,滋味简直了不得。——店家,再来一份!”
旁边那老者忙道:“少爷,你已经吃了五份了,还要吃啊?”
“是,怕什么,父亲让我来京城游历,为将来参见科举考试增长些阅历。银子是已经带足了,难道还怕吃光了银子吗?”
老者苦着脸道:“不是担心少爷吃光银子,而且怕少爷吃坏了肚子!”
“这个不用担心,便是再吃五份也没事。”
可是,这个少年太乐观了。吃完饭回到客栈,少年就感觉不对劲了,心腹胀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觉得难受。那老者有些慌了,忙道:“少爷,要不,去找郎中瞧瞧吧!”
“不用,躺一会就好。”
但是,躺了一会,没有半点好转,反而进一步加重了,痛得冷汗都出来了,到底忍不住,决定去医馆找大夫看病。
便在这时,听到客栈楼下有铃医摇着铃铛从楼下走过,少年便对那老者道:“文叔,你去请那个铃医上来给我看病好了。”
老者道:“铃医到底不妥,还是请医馆的大夫稳当。多花点钱也无所谓。”
“不用!”这时候,这少年反倒好象知道节约了似的,“就叫铃医好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病,找个铃医就够了。”
老者无法,只好下楼把铃医叫了上来。
这铃医下巴上飘着三缕胡须,看着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听了少年诉说病症之后,不禁笑了,道:“公子这是停食了,只需要通便,就能好。说罢,从药箱里取了两味药,道:“这是芒硝和大黄,吃了能通下,只要大便一通,就不会腹痛了。”
少年忙谢过,让老者付了诊金。送铃医走了。然后拿药去客栈厨房熬药。古代的药绝大多数都要煎熬,客栈为了方便出门在外的旅客看病服药方便,在客栈里准备有专门熬药的炉灶。
汤药很快熬好了,少年都痛得不行了,赶紧把汤药端过来,吹得温一些之后,便咕咚咕咚一口气全喝了下去。
少年服药之后,便耐着性子等着拉肚子。
可是,一直等到半夜,不仅没有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