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到自己的手下,送出去,直接撒到欧洲足球培训的大环境里,让他们拼命的去打磨。
不过,前提条件就一个,超过15岁的不要,最好是控制在12岁到15岁之间,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根本未经雕琢的阶段,这扔出去,才能打磨出一把好刀,成年队的一概不考虑。
在国内这种环境下混出来的,多多少少都带点儿小毛病,就算是没有,这出国之后的适应期也会很艰难,毕竟他们没有国外的生活经验,光是融入球队,就要耗费大量精力。
林纯良在上一世就已经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在国内还算是一把好手,可扔到欧洲联赛中,甭说是什么五大联赛,哪怕是瑞士,挪威,葡萄牙这样的二流联赛中,也玩不转。
他们已经成年,技术定型是一方面,文化交流不畅,主要是语言方面,国内球员都有点儿野路子的状态,让他们学明白一门儿外语,着实有点儿困难,中国话都说不利索呢。
没有哪个外国教练,会因为你是个中国球员,他就专门去学国语,他们在布置战术,让队员之间交流这方面,不会给你什么意见,完全是要靠你个人去理解,去揣摩和实践。
外国的教练不会手把手的去教你什么,而且你已经是成年队,他没必要去一点点的给你指出错误,所有的一切,都得靠你自己去领会,而这一点,就是国内球员最欠缺的。
不会独立思考,训练都是教练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已经形成思维定式了,而林纯良当初带的那批娃娃兵,走的就是一条不同的路,他撒开欢的让这帮小兔崽子自己去琢磨。
该怎么踢,该怎么传,该怎么射门,配合,传切,都要靠那帮小孩儿在比赛中去体会。
但林纯良没法保证所有人都这样,国内的习惯不是一天能改掉的,所以,他的那批小孩儿,就被人盯上了,最后,是整体的被人家买断,这也得益于林纯良的执教很欧洲化。
可那些成年队的家伙,就很难有这种机会,他们必须要改很多间题,这就在融入球队阶段有很大的障碍,毕竟在比赛的时候,队员之间虽说也会彼此的打一打手势,但在场上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要用语言交流,你连人家说什么都听不明白,你本身也没有那种习惯,你知道该怎么配合队友跑位?该怎么接应?或者是该怎么传球?这问题非常致命。
光是语言上的障碍,把多少出国留样的球员给挡回来了?对于这个,林纯良都不想去评价了,但他的这批小孩儿,从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再到整个的足球思维,都要融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