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陆家见闻(3 / 5)

们那熟练的样子杨靖就知道,装成这样,只怕他们没少干过,而且屡试不爽,任何一个接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人,只怕都受不了这些人吧!

不过陆家村通往乡里的路,只怕是以陆方的名义来修建的,这年头能够自己修条路到外面去,长度超过十公里,这可不是小工程,而且需要的人工也不是个小数目,陆家村能够这么不知不觉地把事情给办好,由此可见他们地心机有多么深沉。

晒谷场上停泊的那几辆车,只怕也是村里从城里采购日常用品用的,看这些人的穿着,根本就不像没见过世面一样,附近看热闹的村民,看起来也相当健壮,按理说住在山里地人,都应该比较穷才对,更何况德市是整个东南省数得着的西部穷困地区。

可偏偏陆家村却没有这样的现象,不仅村民们各个吃的好穿的好,就是孩子们也能够在村里的习文化

看这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练过武术,平日里自保问题的,这个陆家村还真是神秘。

从晒谷场去陆家主宅并不需要走多久,这栋庞大的建筑在这里屹立了数百年,因为没有外力干扰和破坏,老宅子经过翻修改建后,看起来并不老旧,相反这大宅院还有一股历史人文遗迹的风格,比起杨靖在燕京地四合院,更具有古风。

整个大宅院的地面都是用整齐的青石板铺就而成,比起水泥来,青石板的硬度更高,而且因为常年走动的缘故,青石板表面光洁,看起来相当漂亮,这种石板相信不少出生农村或者古镇的人都看过,只不过农村的青石板路不会修缮的很平整,地面的石头大小不均匀。

但是那个感觉还是一样的,比起皇家用地汉白玉石板,陆家能够用无数块大小均一,平整光亮的青石板铺就,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当年陆家有多么辉煌了。

要知道陆家村的所在地是在深山中,古时候来往这里只能靠一条小道,这些青石板看样子就不货,如果是外地购买而来的,那么当年修建这宅子的时候,到底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杨靖根本就不敢去猜想。

陆家宅院是典型地宋朝建筑,华夏历史上宋朝的经济发展虽然比不过明朝,但是也算是相当发达地了,而且因为航运的关系,宋朝地经济和科技水平一度领先世界很多,陆家只怕也是在那个时候崛起的,经过近千年地发展,倒也算是历史悠久了。

杨靖的眼神相当锐利,仅仅看宅院的柱子,就知道这个宅院肯定修缮过数次,而且都是大修,想来也是,什么木制宅院可以历经数百年而无需基本修缮的?

跟着陆家的人进入宽敝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