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阅兵仪式(2 / 5)

更是在第一时间对东港政府治理东港地能力表示怀疑。同时对东港人民被这样地军队保护。产生了强大地危机感。东港是华夏地东港。联合王国地人把东港搞地一塌糊涂了还能回去。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华夏地事情绝不能发生。

对比前些年华夏在联合国老好人地态度相比。在面对东港问题地时候。华夏地外交官竟然敢于跟西方国家据理力争。甚至不惜在联合国宣称将会考虑派遣部队进驻东港负责东港地安全。

如此公开挑衅并没有让联合王国有太多地反应。因为他们通过米国CIA已经得知了目前华夏地军备情况。数十种新装备地量产。已经让华夏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在南越近十年地作战。更是让华夏军队依旧保持着旺盛地战斗力。

让当年在北韩战场上遭遇滑铁卢地米国大兵以及世界各国地大兵们知道。此时地华夏。依旧还是那只陆地无敌地英勇之师。想在跟华夏作战。任何国家都必须考虑战败地后果。

东港无险可守。陆地紧连华夏。想在华夏地土地上跟华夏人作战。真是疯了。一想到无数华夏战士在冲锋号地号召下蜂拥冲击地米军陆军上将。就有些忍不住心里头打颤。当年北韩地战役他可是参加过地。激烈地场面让这个战功彪炳地上将都感到后怕。

更别说此时华夏也不是一只软柿子。能够任由米国和欧洲国家随意捏。华夏地那个老人还在。华夏地精气神还在。华夏地军魂依旧辉煌。

苏国这头北极熊依然顽强地存活在世界上,米国和欧洲国家最需要防备地还是苏国,至于华夏,此时并不是他们防备的重点,因此在面对苏国带来压力地情况下,米国和联合王国不可能同华夏打一场势必会失败的战争。

同时再过两天就是华夏国庆节了,十一阅兵的邀请函已经通过两国驻华大使馆送到了国内。英格兰军方将派遣三军司令为首的代表团前往燕京。看看华夏的军备情况和士气情况,如果此时的华夏依旧保持强盛。那么联合王国对华的政策将继续保持克制。

对于华夏外交人员在联合国总部的抗议以及派遣战士维护东港的报导,在第一时间通过寰宇旗下的报纸和电台公布了出来,无线甚至安排了一支采访队每天往返米国和东港,把最新的采访视频带回来,在电视节目中播放出来。

华夏的强势让不少东港人都感到自豪,毕竟东港市民大多还是来自华夏,50年代到70年代,偷渡到东港的华夏市民不下于300万,虽然这些偷渡出来的人对华夏政府并没太多好感,可是相比这些西洋人来说,华夏毕竟是自己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