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遂由此步入了所谓的“过渡期”。在“过渡期”期间为了安抚民心尤德提出兴建第二条连接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海底隧道以及兴修由屯门至元朗的轻便铁路。在1985年9月26日他又落实了《代议政制绿皮书》于立法局选举中以间选手法产生24个议席。
但是港人对香港的信心未有因为前途明朗化而回复。相反不少港人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得悉英国政府无意向香港人给予英国护照以及居英权又对中国对香港作出管治感到忧心结果触香港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潮。当时社会上有能力的市民都选择申请移民到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地但由于港府担心会引起恐慌尤德一直也不愿公布确实的移民数字。此外斐济、玻利维亚和伯利兹等小国更纷纷来港开设办事处企图吸纳投资移民。移民潮在此后一直持续至主权回归前夕才稍为出现“回流”的现象。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在当时的英国引起颇大争论。一些人对于英国相玛格利特-撒切尔能够与中国政府达成这一协议感到奇怪。实际上英国在谈判桌上并无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法阻止中国收回新界又不能将香港分割而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心也不可动摇。
然而很多评论指出英国在谈判桌上的立场处于弱势。香港并非一个军事上可防护的地方再加上大部分的食水和食物供应来自中国内地的广东省在经济上乃至于双方协定上只归还新界给中国保留香港岛与九龙半岛是不可实行的。
在2o世纪8o年代初期市民在不能预见香港前景的情况下对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崩溃导致整个香港经济因而受到拖累。在新界的土地租借争拗也是一个问题。事实上在7o年代晚期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之时最后商讨的议题就是和土地与财产有关。
1986年1o月尤德接待第二次访问香港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此时他的健康状况已开始出现问题。12月尤德率领香港高层经济贸易代表团到北京为香港贸易展局北京办事处主持开幕典礼并主持香港产品在北京次举办的展览会开幕典礼。尤德原定在12月5日返港但在当日清晨时份他于下榻的英国驻北京大使馆心脏病突在睡梦中去世享年62岁。
12月6日晚上尤德的遗体用飞机运回香港。12月7日香港政府在港督府举行尤德爵士吊唁仪式。12月9日上午港督府举行丧礼丧礼以最高级军事荣誉形式进行而他的灵柩在多名港府官员和立法局议员护送下离开港督府灵柩运抵圣约翰座堂随后在座堂举行安息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