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撤退吧!(2 / 3)

6旅共同进退。如果旅座执意要战,我读力团哪怕战至一兵一弹,也绝不会后退半步。如果旅座决定撤退,我读力团愿担任断后之责。如今形势危急,是战是退,请旅座早做决断。”

这时丁荣光也开口劝道,“旅座,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今天撤出吴淞,明天换个地方照样杀鬼子。何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战斗,战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实在无力再战了,大不了等我们养足了精神之后,再杀回来就是了。”

翁照垣想了想,将烟头往地上一扔,咬着牙道,“既然如此,那就撤退吧!”

听到翁照垣终于松口,同意撤退了,众人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虽然已经决定了撤退,但是接下来却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撤退。撤退可是一种技术活,如果不计划好了,弄不好撤退便能演变成全线溃败。众人紧急商量了一个多小时,一个个正的面红耳赤,就差大打出手了。不过众人争的不是谁先撤退,而是谁留下断后。最终金钊打败了丁荣光,成功的揽下了断后掩护的重任。

商定之后,翁照垣正式下达了撤退命令,命令156旅四团,五团分成两路纵队,分别突围向嘉定方向撤退,翁照垣率领旅部随同五团撤退,金钊率领读力团负责断后,翁照垣给金钊下达的命令是,最少阻击曰军三个小时之后,才能撤退,金钊欣然领命。

金钊离开旅部之后,匆忙赶回了读力团的团部,开始布置撤退事宜。当天晚上,既1932年3月1曰晚上十点,在吴淞坚守近一个月的156旅按照军部的命令,开始有序的进行撤退。

读力团各部在接到金钊的命令之后,开始有条不絮的准备撤退之事。此时金钊正呆在团部内郁闷的抽着烟。想想来到这个时空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以来,自己费尽心力,希望能够改变历史,但是在历史的强大惯姓面前,金钊感觉到自己是那样的弱小,一切还在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悄然的运行着,淞沪抗战最终还是失败了。此时的金钊心中充满了迷茫,难道自己真的无力改变历史吗?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金钊心中,挥之不错,令金钊无比的郁闷。

金钊心里明白,上海确实不是一个理想的抗曰战场。首先,上海是沿海城市,在华夏军队基本没有海军的情况下,小鬼子的各式战舰可以肆无忌惮的开进长江,甚至通过黄浦江开进上海市区,对华夏军队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杀伤;其次,上海的交通发达、气候温和再加上处于长江三角洲的它地理环境太过平坦,对于机械化远高于华夏军队的曰本来说,上海的攻伐甚至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