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审问(2 / 4)

1768年:大恐慌 梁二叔 2840 字 2021-06-07

在瘦高个脑袋上。

瘦高个醒过来,贾知县在上面问:“瘦子,赶快招供吧,你是不是割辫子的?昨天晚上袭击本官的那个秃驴是不是你的同党?”

瘦高个嘴角里吐着血沫子,他刚说了句:“大人听我说……”

他话还没有说完,贾知县就怒了。上次审正一以后,他得出来经验:绝对不能跟这些忤逆小人讲证据谈道理,越是仁慈,他反倒会认为你愚蠢可欺,必须大刑伺候。

贾知县“咣”地一拍桌子,喊了声:“上夹棍。”

跟上次审正一和尚一样,那副夹碎正一和尚踝骨的沉重夹棍又被抬了上来,“哐啷”一声扔到了瘦高个跟前。

看见夹棍以后,瘦高个的脸刷得一下子白了。果然不出贾知县所料,接下来瘦高个就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地把所有事情都招了。

这个瘦高个姓韩,是个秀才,长得斯斯文文的,县衙里的人都感觉挺惊讶,这么斯文的读书人怎么也跟割辫子党混在一起了。

韩秀才说他是直隶省的,自幼出身读书世家,他爹读书读得比他好,还是雍正年间的举人,后来家里遭了难,落魄了。他在家里混不下去了,就坐着南下的船到了临城。

百无一用是书生,虽说中过秀才,但是除了写字画画,吟诗作对,他实在也不会什么养活自己。幸亏他还能写得一手好字,初到临城的时候,他便在运河边上摆起来桌子靠卖字为生,但是生意惨淡,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很艰难。

一年前,有个南方人坐着船回家经过临城,下来船吃饭闲逛。这个人转到他的摊子前,看见他写的字,一个劲地夸奖他写的字好。一副字写完,韩秀才也闲得无事可做,便天南海北的跟这个人聊了起来。

南方人说:“韩兄,书画这玩意当成闲情逸致倒也罢了,如果考不上科举,单靠书画养家糊口实在是太难了。你读过书,识文断字,不如趁现在年轻,钻研钻研医道,还是懂点望闻问切之类的比较靠谱。总比你现在风吹雨淋,站在这长街上卖字强得多。”

韩秀才觉得南方人说的也对,他倒是非常仰面临城的名医老左,但是人家老左家的医道是家学,不外传,更何况自己是外乡人,他想学医也没有门路。

南方人劝他跟着他去江南,他说江南海州有个三教堂,三教堂有个明远和尚,医道高深得很,任何疑难杂症都能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真学的他的一点皮毛,在运河上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韩秀才很高兴,但是又有点为难,跟人家学医总得花费些银子的,但是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