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大齐天子葛荣世家第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个乱世,乱的一塌糊涂,乱的滋滋有味,乱的不同反响。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每每乱世之源,往往自流民起义不断涌现、诸侯趁势割据一方始,当天下共主不复存在,有多少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又有多少将军壮士马革裹尸。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有无尽的新奇与传说,令后世津津乐道,然而,南北朝时期更是天下大乱、人才辈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南北融合,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自三国归晋后,西晋仅过了37年就很快灭亡了,西晋昙花一现之后,是东晋与十六国长达100多年对峙攻伐,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南北朝历史拉开帷幕,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一统北方,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南北朝中后期的历史也被称为后三国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东魏、西魏与南朝梁三国对峙,第二阶段是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南朝陈(代南朝梁)三足鼎立。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南北朝的结局是北周灭掉北齐,隋代北周然后灭南朝陈而完成一统,这就三国时期曹魏灭蜀汉,西晋代曹魏然后灭孙吴而完成统一如出一辙。
南北朝乱世之源,从北魏时期的六镇大起义开始,而葛荣领导的河北流民大起义,就是六镇大起义的一部分。
北魏的首都平城,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常面临塞北柔然,赛内高车、山胡的强大威胁,为拱卫京都,北魏先后自东而西建立了怀荒﹑柔玄﹑抚冥﹑武川﹑怀朔﹑沃野六个军镇,史称北镇或六镇,孝文帝末年又增置御夷镇,实为七镇。六镇不设州郡,以镇﹑戍领民,号为镇民,因为北魏是鲜卑拓跋氏贵族建立的政权,六镇镇民又主要是鲜卑拓跋部民,所以他们地位较高。北魏疆土南侵后,汉族及其他大族豪强被强迁六镇戍边,后来又不断发配囚犯戍边,六镇镇民那拓跋部贵族式的优越感渐渐在消失,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六镇拱卫京都的军事地位不复存在。鲜卑拓跋氏贵族南迁后,已经严重的汉化与封建化,权贵奢靡、政治腐败;而此时的六镇镇民仍保持鲜卑化倾向,被称为府户,隶属军府,他们世袭为兵,不准南迁,六镇镇民对北魏朝廷自然心生怨恨。北魏末年,赋税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流民遍地,尤其以北方边塞六镇为最。
北魏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怀荒镇镇将于景不发粮食,镇民愤慨,乃杀死于景,揭竿而起。破六韩拔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