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蒙古孛尔只斤葛氏本纪第五(2 / 2)

大葛史记 华兮宁3 1820 字 2021-06-07

部兵马,分兵出击,迂回袭贼,擒其贼首,盗贼见渠帅有失,纷纷四散遁逃,庐州贼乱已息,境内复清平。朝廷下诏,赏帖木儿不花首功,赐金带、银钞无数,所部将兵各有封赏。

至正十六年,即公元1356年,怀庆路(今河南省沁阳市)暴乱,朝廷命帖木儿不花与宽彻普化以兵镇遏,不久乱平,帖木儿不花赐金银各一锭、币帛九匹、钞二十锭。大元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吴王朱元璋遣大将徐达、常遇春将25万军北伐中原,北伐文告中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朱元璋大军取山东,进河南,夺潼关,兵逼元大都,后派兵西进,山西、陕西、关中、甘肃,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此时,汉兴蒙衰,“胡虏无百年之运”,在元帝国身上得到了很高的验证。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并派兵攻打元大都,农历八月,在元大都陷落之前,帝委重任于帖木儿不花,命其元大都朝中监国,并遣其侄义王孛尔只斤·和尚副之。元惠宗率残元退守漠北应昌,即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西北一带,史称北元。

帖木儿不花奉命监国,然此时天下轰动,大元江河日下,兴汉排蒙主义崛起,纵有圣人在世,恐难力挽狂澜。明兵袭来,势如破竹,大元败绩已成定局,元大都虽然城高墙厚,然而防不住叵测的人心,此时,天下归明,大元人心尽失。不久,明兵破城,帖木儿不花自杀殉国未遂,见徐达怒目而视,抗词不屈,对大元王朝忠贞不渝,情愿赴死殉国,徐达叹而杀之,并厚葬亲祭。帖木儿不花为大元王朝殉国,年八十有三。

帖木儿不花殉国之时,其子孙中一支,悄然离京,迁往今江苏泰州、兴化两地,改蒙古“孛尔只斤氏”为汉姓“葛”,并世代隐居于此。据清朝咸丰年间所修《葛氏宗谱》所载,此两地葛姓居民即为蒙古皇族帖木儿不花之后裔,《兴化葛氏宗谱》中关于孛尔只斤氏·帖木尔不花等的事迹与历史记载相互吻合,由此可以推断,在泰州、兴化两地的葛姓,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无疑。如今的蒙古孛尔只斤葛氏,虽然早已汉化,早已没有了一代天骄的英雄风范,但他们身上依然流淌着十四世纪蒙古皇族的高贵血统,昔日大元帝国的幅员辽阔和一代天骄的英雄崇拜,依然是今天成吉思汗后裔中蒙古孛尔只斤葛氏的光辉记忆!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