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突厥转变态度的真正原因。这就要看长安城官员的本事了。既然将老秋吓得都招供自己谋反。相信逼这几个突厥人难度不会太大吧。
第三次比拼开始。
其实到了这时候,双方都没有比赛下去的意义。就是胜了,突厥人也不会承认是唐朝的属国。就是输了。唐朝也不会迎娶公主,更不会与突厥人建立什么友谊邦交。
还有也不用比,王画直接将几件瓷器往桌子上一放,莫贺干有可能再次不好意将他们的瓷器拿出来。
但王画本身还是需要这次比赛的,一是毕竟赢了国家增加大义的份量,二是四凤的消息。还有通过他们拿出的瓷器,可以看到一些细微的东西。就比如他们刚才拿出的毛毯,王画就可以看到这两年毛毯图案是突厥人的图案,但风格以及绘像方式却是大食人那种方式,只是现在融合了一些汉人的东方风韵风格在里面,使得整幅图案变得柔和富有神韵。
王画对莫贺干说道:“第一件瓷器还是让我来拿吧。”
莫贺干点了一下头,但心中忧心仲仲。王画将几个手下带走了再没有挑畔,相信他们还不敢严刑拷打。就是严刑拷打逼供,问题也不大,现在是唐朝官兵百姓群情激愤,事后一想,一个堂堂的公主居然看上了唐朝一个庶民,还绑架两个人强暴,岂不荒诞不经?还可以为大汗接下来的安排做一条新的借口。但隐约觉得事情不是他所想像的那样。
王画命人拿上一件瓷器,这是一件青花瓷,仿制成化青著名瓷器青花楼台人物纹大罐制成的。
提起青花瓷都会想到元青花。特别是其中的大件,价格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但元青花也好,还是元朝的其他瓷器也好,从工艺价值上来说,它夹杂在宋明两个制瓷高峰中间,起的只是一个启上承下的作用。元代中晚期烧出的元青花、释里红、锁蓝釉、铜墙铁壁红釉、卵白釉等品种为以后明朝各种彩瓷繁荣奠定了一个强大的基础。但工艺肯定是不及明朝的,包括元青花在内。
两者风格也截然不同,元青花粗扩豪放,明青花则变得精巧轻盈。这个由粗变细的过程标志点就在成化青花。这时候烧制的青花瓷无论是瓶罐炉盒,还是碗杯碟盘,即使是大罐大盘。也有一种灵秀之气扑面而来。
还有一个特色,成化青花有许多官窑在继续使苏麻离青料,但也开始使用江西乐平县所产的国料隙塘青,也叫平等青。这又是一种青花料,与南洋以及西亚的青料亮艳相比,国内的青料大多数色泽灰暗。但陵塘青颜色却十分清淡典雅。草席中闪灰。呈色稳定平静。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