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装备到位,就算魏军再来攻,他也不怕了。有了这半年时间,他也可以从容的控制关中,不用再担心大战一起,手下的将领各怀鬼胎。
最后谁得了利?还是魏霸。他家的铁作得到了两万多套马铠的订单,可以赚很大的一笔钱,把南阳、襄阳的世家都绑上了他的战车。他还把曹睿逼到了谈判席上,有机会再创造一次辉煌。
李严不知道魏霸是早有准备,还是临时起意。他问过法邈,法邈也语焉不详。就他个人的看法而言,他更倾向于魏霸临时起意,但临时起意的背后,却是魏霸厚积薄发的结果。
魏霸重视技术,天下皆知。每一次大的转折,都是因为一件武器的横空出世。装甲战船面世,他挫败了魏军水师;烈火弹面世,他帮李严攻克了南阳;巨舰面世,他三路大军包围武昌,迫降孙权;这一次,马铠面世,他彻底打破了魏军骑兵称雄的局面,迫使曹睿同意谈判。
每一个技术创新都能帮他打一个新局面,而他也很好的利用了每个新武器刚刚面世时的震撼效果,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相对而言,这次马铠面世,他得到的更多的是势上的优势,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际利益。这当然是为了帮李严解围,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魏霸已经由单纯的实力较量进展到对势的争夺,他的境界又高了一层,已经能在势的层面上和诸葛亮进行对抗了。
对法邈的分析,李严非常赞同。他很满意自己选择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没有魏霸的帮助,他这一次又要被诸葛亮整惨了。
投桃报李,李严命令王平带着五千匹战马赶往广陵,并留在广陵,听魏霸的将令。王平无奈,他虽然很不情愿,可是现在丞相府不管军事,他只能听命于大将军李严,李严让他调防,他就只能调防。
王平一边磨磨蹭蹭的不肯上路,一边急书丞相府,请丞相从中斡旋。
……
接到王平的报告之前,诸葛亮已经接到了魏军向睢阳增援的消息。他知道,他的计划已经失败了,关中之战已经不可能,李严安全了。现在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怎么确保兖州战场不遭受重大挫折。兖州战场的主将是陆逊,陆逊和魏霸有交易,但是陆逊毕竟还没有彻底投入魏霸的阵营。如果陆逊遭受重大挫折,就只能由魏霸来接手兖州战场,那样一来,魏霸的实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张。
魏霸本人虽然在东海,可是他的主力一直滞留在长沙、桂阳一带,他大概就等着这一天呢。
诸葛亮立刻以天子的名义下诏吴王孙权,命其调集国内精兵增援兖州,确保江淮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