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寸步的原因所在。就算魏霸和李严的战力稍强,也不会强到哪儿去。他甚至有些期盼起来,希望李严答应魏霸这个计划,这总比实行魏霸刚才说的上策要对魏国有利得多。
可惜李严还是不说话。
魏霸摇了摇头,只好继续向下说。“还有下策,那就是将军固守襄阳,静待时机。只是这样一来,将军北有曹魏,南有东吴,襄阳之地虽多,百姓却少,大军久驻,消费靡广,只得依赖江南或者益州支援。”他叹了一口气:“属下非常不建议将军取此策,故为下策。”
魏霸话音刚落,李严便笑了起来,喋喋如夜枭,让人不寒而栗。他抬起手,轻轻的拍了拍,却听不出一点称赞之意。他瞟了魏霸一眼:“原来在镇南将军的眼中,我的方略连下策都算不上,实在是惭愧惭愧。镇南将军,不知能否容我也说两句,点评一下将军的三策?”
魏霸按着姓子,拱了拱手:“正要请将军指教。”
“首先,你说的上策的确合理,是老成之言。可是你既然能想到,司马懿、曹睿就想不到?你可知道,当年关侯北伐,为什么不派主力先取南乡,而是在樊城与曹仁僵持?”
魏霸刚要说话,李严抬起手,打断了他:“将军莫急,且等我把话说完,再请将军指正。”
他这么一说,魏霸只好闭上了嘴巴,只是话生生的被打断,他的脸立刻涨红了。隐蕃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很清楚,压抑得越久,魏霸的怒气越盛,他们之间调和的可能姓越小。
“南乡是山地,利渔而不利耕。舍之可惜,取之无益,就算拿下了南乡,要想攻击宛城,还是要出山。取南乡,要借重水师,而水师一旦西向,则我又拿什么来攻击樊城?”李严微微一笑,说不尽的讥讽:“所以,此策看似稳重,实则虚耗时光,不合兵贵神速之训。一旦魏军齐集南阳,我军不仅守不住南乡,甚至连襄阳都会丢失,我这次出师消费靡广,一无所获,到时候又拿什么来犒赏将士?”
李严特地加重了“消费靡广”四个字,正是给魏霸一个有力的反击。
魏霸眉头紧锁,鼻息有些重。隐蕃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李严这么说,最后的重心还是落在争功上。正因为要争功,他才不会采取魏霸这种稳妥而见效慢的方法,宁愿冒险——当然是要魏霸去冒险。这么说来,魏霸这个建议有可能还有其他的用心。
就在隐蕃揣摩双方的心思时,李严又竖起了一根手指。
“再说你的中策。你要围城打援,守邓塞而围樊城,这个计划也不错,可惜你忘了一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