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应该在临安府”
老三面无表情,也是远远地瞧见了辛弃疾,大喊道:“辛安抚使别来无恙”
辛弃疾回道:“刘禁卫安好辛某等候多时了”
老三回声一笑,道:“有劳挂怀,只是许久不见,我家涣哥儿好生惦念安抚使,而今又是跋山涉水而来,不曾带了甚么礼物,特叫我初初训成一支队伍,不下两千之众。交于安抚使发落寒酸之处,还望海涵”
辛弃疾闻言一惊,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激动,哈哈大笑,拱手道:“涣哥儿忠义,如此手笔,辛某受之有愧”
老三道:“涣哥儿说了,都是为了家国天下与民族大业,七尺之躯立天地之间,拼尽骨血就成,可不敢说一个愧字”
辛弃疾没想到一句客套话,尽被老三泼了冷水,当即心中尴尬,暗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当年的冷箭手,早已出落成了猛将之姿。他哈哈一笑,只说了一声“谢了”
老三却无休无止,暗道,“老子历经生死给你带来一支队伍,你只说谢了两个字,如何能够”他道:“谢字不敢当,但兄弟们一路跋涉,疲乏饥饿,别无他求,但愿酒足饭饱,不知安抚使是否舍得”
辛弃疾道:“如禁卫所言,辛某已然备了美酒肥肉,这便请了”说完调转船头,给来者开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秋意阑珊,此句或有不妥,偏非应心应景,可惜老三遇到的不是黑娃,辛弃疾等来的也不是刘涣。
别来沧海事,欲罢暮天钟。老三等人下了岸后,款款而谈,好不快哉
只是这一去沧桑,多少稚嫩变成了混浊的眼神。年少轻狂的好日子,董事就结束
又道是久别重逢非少年,执杯相劝莫相拦
老三醉了,醉得一谈糊涂,连黑娃晚来,把他背到房屋之中,他也不晓得。
至于辛弃疾如何安排那两千人,他可不管的,他心中难受的很,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就这般拱手送人。无论如何也是接受不了。
便在睡梦之中,他就告诉自己,明日醒来便离开,策马奔腾,北上而去,他要去找涣哥儿,要去找三哥和魏伯
其实怎能怪得他了,自打当年离开信州之时,走的都是侠客路,而今回到“囚笼”之中,一时间不自在,角色难以转变罢了。
老三觉得,他还是喜欢放浪不羁的江湖生活,就像丘处机一样。
但人生事,哪能件件遂人意有些人,一旦上了道,注定回不了头的。
恰如歌里面唱的那般,命里有时终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