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忽遇金兵(1 / 4)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3148 字 2021-06-07

?缘于许多原因,女真人而今的强悍之风渐渐失去,关键是不能从事于生产,这可是个大问题。可就算如此,女真人日趋落寞,也还非宋人所能辱。

刘涣晓得,此时女真族的当家人是“乌禄”,汉名叫做完颜雍,以前又叫完颜褒,这厮而今四十以外,再过几年就翻五十岁,正是人生的黄金之秋,又生活生长在东北边的马背上,还算身强力壮。

这人有远见,深知靠战争和掠夺远远不能稳定和壮大一个国家。于是他做了许多大事,其中一件便是停止侵宋战争,励精图治,革除前期弊政。

据传,乌禄十分朴素,不穿丝织龙袍,使金国国库充盈,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天下繁荣。

他推行"女真为本"的民族政策,在采用汉制的基础上发起"女真文化复兴运动"。可正是如此,更进一步地激怒了汉人情绪,使得汉人与女真人之间的矛盾又有加深……

有强悍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敌人比你还要刻苦努力,这就麻烦了。刘涣如是想。可他还是窃喜的,毕竟临安府的赵昚也没有闲着,时不时都在想着报仇雪恨呢。

他分析,这乌禄和赵昚有相似之处,可也极有不同。

而今的赵昚好像不再是历史上的那个赵昚了,他急于抓人才、抓军建,可却忽略了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

乌禄呢,他抓的是文化软实力,抓的是政治改革,可貌似在军旅之上却有些疏忽,或许是他小瞧了南边苟安的宋朝,更小瞧了西边那些个吃马奶酒长大的蒙古人。

两者之间,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缺陷。若短时期而言,大宋以战洗耻还是可行的,可战争过后,国家必定凋零,百废待兴。到时候余孽不除,边界被人虎视眈眈,怕也是一条短命的路。赵昚或许早看穿了这一点,所以他痛定思痛,绞尽脑汁想办法。可惜,若按历史进程,他到底是无法可施的。

刘涣在怀疑,若“宋孝宗”当年举全国之力再度北伐,说不定会加快大宋朝的灭亡,那后来的“崖山跳海”便会改写。

可他深信,事在人为!且不管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时势。当主观能动力正确不已之时,必定能作用于客观物质。所以他在努力,他在奋斗,他想逆天改命!

“君不见以前的毛委员便是小米加步枪得了天下的么?打江山容易,守天下更难!努力吧,努力吧少年!”刘涣感慨起来,自言自语……

却说几人朝北而去,果然应了魏伯所讲,越是北边,人烟渐近稀少开来,好多土地荒芜,乡村死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