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独孤求败(1 / 4)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3230 字 2021-06-07

?

众人等过良久,再也说不出话来,忽看看刘涣所写的两首长短句,又细细读了他的文章,其才学之高,怕是望尘莫及。

刘涣一改狂妄,复又谦逊下来,对着众人微微笑道:“‘求败’狂妄,写得不好,还请诸位贤才多多包涵!”

众人听他说话、观他面目,这才看得清晰,原来是个俊朗飘逸的美男子,举止之间,自有一派出尘出世的气度,以往在荆鄂两地不曾见过,难不成是后起之秀?又或是某处隐士高人之徒。

树大招风,故有嫉妒之人,可当下人多势众,也不好表现得过于明显,大家明面上还是称兄道弟,拱手相谈……

“哎呀,独孤兄真是惊世奇才,我看你这才学,定不在那刘秀才之下。”

“独孤兄,尽不知你是何方人士,师承何人?”

刘涣听得有人问话,微微欠身道:“诸位高贤不知,求败乃是黔地贵阳人士,身处蛮夷,乡野鄙俗之间,难免吝缘教化,驽钝而无知……好在浑浑噩噩之时,曾在老家乡的放牛坡上,被师父看中,收为弟子。师父自称‘烟波钓叟’,却不以实名相告,但他老人家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晓地里,他见求败可怜,便给穿给吃,传道授业,从寻常间的字词一直到圣贤诗书……当求败学有所成之时,师父却莫名逍遥远去,我找也找不到踪迹了……去年开春之时,求败收得书信一封,扯开一看,却是家师所写,家师说缘尽缘散不必强求,但我实在年幼,缺乏历练。说是若想进步、若想再见恩师,必要北上而来,才会在茫茫人烟之中寻到恩师踪迹……所以小子一路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历经万苦千辛,终于到了这荆鄂之地……这不,听人常说,曲江两岸,时有大才之人相讨相论,所谓是纵横古今,小子心中激动,不忍前来请教,果然,诸位哥哥都是才华横溢之辈啊……”

众人听他长篇大论,提及什么“烟波钓叟”,实在听也没有听过,但一联想,便就释怀了。毕竟有甚么样的师父,就有甚么样的弟子,你瞧他那名字——“独孤求败”,这是不把天下学子放在眼底呢。看他行文之间的气度,大有气吞万里之势,倒和那偌大名声的刘秀才极为相似,要是这两人遇上了,那才有意思呢……

“哦,怪不得了,独孤兄弟这般才华,原来是得高人指点。我说呢,便是你这般年纪,焉能写出这等诗词来?”

刘涣傻笑道:“嘿嘿,那是那是。可……听说那刘秀才也是年纪轻轻,他怎能就写出哪些东西来呢?”

那人顿觉得言语之间的蔑视被他看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