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提前面世的“曲江楼”(2 / 4)

南宋日记 伯山子鸳 3370 字 2021-06-07

“快些快些……”

“人之初、性本善……”

当下一个秀才模样的人朗朗读来,把刘涣盗用的“三字经”读得抑扬顿挫……

这可惊呆了众人!

“天了天了!传闻那刘秀才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他那脑子中到底装了甚么东西,莫不是文曲星转世?”

“嘿嘿,我等也只是猜测,哪里晓得具体由来了?曾闻刘秀才此文传到临安府,史浩史相公心生怀疑,故不远千里前去鹅湖书院看个就近,他到了一看,正见得是刘秀才真迹,当刻一连说了一十三个‘好’字……你们想想,史相公是何等人物?那是当过宰相的人啊,满腹诗书自不多说,可见得刘秀才之字句,尽然找不到话说,只是频频称好……呵,还别论,史相公回朝以后,将此事一一向陛下说了,陛下笑而不语,问史相公意欲何为?史相公立马跪地请功,请求官家赐他到鹅湖书院做个先生!陛下立马答应,但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陛下说,‘要你去做个先生不是不可,但你到了鹅湖书院,难免大材小用,你要给朝廷研究出一个可行的教育之法来’……史相公自然应允,欢天喜地地去了鹅湖山。这事引起轩然大波,临安府的达官贵人,尽皆派了自家子弟前去求学……”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对了对了,那赵国公的‘石头记’刊载到了第几章了?”

“哎……我费尽千辛万苦,才抢了报纸的头版,二版以后的,还未见着呢……”

“哎……”众人长叹一声,大觉得遗憾,只好翘首以盼,等着新一期的报纸全部公诸于众……

便在众人感慨之时,忽听得人群中传来一声感慨,却道:“哎,信州之地何德何能?真是人才辈出,反而放眼江陵府,咋地不见个把出类拔萃的人物,可悲可叹啊!”

众人循声望去,正见得一个凭栏远眺的清秀少年郎,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

“这位兄台,你这话实在说得伤人了,你有什么见地么?”一人出言问道。

“哎……兄台有礼,小子细细听了大家言论,对那鹅湖山真是好生敬仰,对刘秀才之名更是佩服万分。可转念一想,我等齐聚这曲江楼上,都是说别人好,却不反思自己状况,难免心中感慨!小子狂妄了一些,还请诸位哥哥不要见怪才是!”刘涣转身搭话,看他那贱人般的模样,又要装逼了!

时人闻言,见他谦逊有礼,言语虽然伤人,可也说得真切,当下不好反驳。

忽有一书生走了出来,拱手道:“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