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州好乱,怪不得那黑娃的媳妇会在这里被贼人掳走。可有刘三和他师父等人在旁,他也不怕,只是有些想不明白这鱼龙混杂的时局,大宋朝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却他妈治成这个样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他想也想不明白,索性不想,只记着此行的目的,便是要去寻访陆游、研究“火器”、探查金人动向……
一夜未眠,等到天色大亮,众人才醒过来。
刘涣有点气愤,批评了刘三一顿。刘三却说此番是出来走江湖,不是在军营训练,该放松时还是要放松,若一直都是军人作为,难免格格不入。
刘涣被反驳,当下也觉得有理,既然是出来“隐姓埋名”的,就该是个“江湖儿女”的面目。
几人用了早食,付了一干费用,带着昨日置办而来的一些杂物,出门而去。
“魏伯,往北而行便是大江了,走水路还是陆路?”
“走陆路吧,等到了鄂州,在乘船西去……哎,可是而今还好,若再过个把月,天气寒冷起来,逆流行舟却是困难得很的。娃娃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哟!”
刘涣闻言插嘴道:“嘿,这大江不比黄河,便是冬季也不会结冰、更不会断流,有啥好担忧的?”
魏伯道:“傻子,你不也是从北而来的人么,你就没有坐过船?这逆流和顺流,却是两码事!”
刘涣发觉说漏了嘴,假装不知,道:“我那时南来,都是横水而渡,也不见甚么逆流顺流的事情,自然不知道。”
魏伯也不和他磨叽,心底却暗暗思量,怎地这徒儿一出信州,就变得傻了起来?是水土不服,还是他故意掩饰?
几人乘着好天色,缓缓前行。遇得酒坊酒肆,便下马来歇息一番,停停走走,倒真像群做生意的家伙……
变故是发生在一个平常的下午。
却说那日,几人行到鄂州咸宁县郊外,正是一处三岔路口时,突闻身后马蹄声起,尘埃漫天,才一个不慎,一支队伍就从众人身旁略过……
“看啥看?赶快让开!”
疾驰而去的人显得很是慌忙,共计一十三人,人人骑着高头大马,大多满脸风尘,眼神之中又有凶恶与贪婪。那马背上分别驮着两个口袋。见得刘涣等人不紧不慢,稍稍挡住了去路,便呵斥一声。
刘三警惕道:“魏伯,后面或许还有人来,咱们是不是要被误会?”
魏伯道:“误会么?应该不会,来人又不是瞎子!”
刘涣道:“魏伯你们在说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