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义当然明白儿子话里的意思,有些歉疚的说道:“我原本准备下午就动身去一趟晋阳的,可是城主那里来了大王的诏令,说是要全国所有的城镇都集中钱粮,人丁来支援邯郸。毕竟这次大战损失最大的就是邯郸,为了防备秦国人乘虚而入,所以只能集中全国之力先让邯郸恢复了。你知道,这些事情城主一向都是让我来负责的,所以近段时间为父都是脱身乏术呀!不过我已经让人去通知晋阳城主了!我想晋阳这样的大城,大王要求的应该更多,城主暂时也不会有什么时间了,就算你不说延期,那晋阳城主也会要求延期的!”
赵义说的也是实情,在春秋战国的时代,所有的国家,最看重的就是国都,只要国都还在,总是有办法的。所以往往一个国都的实力能占到全国实力的一般还强一些,而其它的小城,动不动就丢了或者又得了几十座,在国君的眼里都不算什么,也才会有秦国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的提法,虽然是阴谋,但是也说明当时一般的小城的价值。
故此,长平之战说是赵国损失严重,其实更是邯郸城损失严重,赵王肯定是要要求全国各地为邯郸输血供养的。
而在这个还没有具体的官位品级制度的年代,用人的随意性也是很大的,出了主官,一般的具体事务都是又主官指派人去完成,所以像城主这种主官的门客,其实在很多时候是要负责具体的政务的。赵义作为安平城主的首席门客,在这样的大事面前自然是要挑大梁的。
但是这个消息在赵成听来就有些惊讶了,看来之所以在九个月后的邯郸大战中,邯郸没有陷落,而晋阳反而陷落,很大的原因就来自于赵国的国家政策和资源调配方案呀!不管是钱粮还是人丁都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战争支援,本来赵国在军事实力上就不如秦国的多,现在这局部还被抽血供养中央,面对秦国大军的时候不陷落才出鬼了!
当然,这个不是赵成能够左右的问题,相对只是让他对来年的大战更加没有信心了。忍不住弱弱的问了一句:“父亲,那我们能不能也乘机搬到邯郸去呢?”
“搬去邯郸?为什么呀?”赵义停下了筷子,很奇怪的问道:“我们刚刚战败的时候,是你反对逃亡的,为什么现在都停战了,你反而还想要般走呢?要知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呀,离开了我们自己的土地,但邯郸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我们何以立业呀?”
何以立业!赵成心里嘀咕道,以自己的能力,越是繁华的地方越是没有生存问题的。倒是这安平城,不知道明年在秦国的兵锋之下会是什么结果,到时候就真的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