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启航 三(1 / 7)

兴唐 午后方晴 5775 字 2021-06-07

?

腊月无疑是最冷的一个月,但唐朝冬天还是偏暖的。

李威不知,历史记载最冷的是明末,大寒凝海,黄海都结冰了,小冰河又带来干旱,于是明朝亡!还有宋朝,是一个伪小冰河期,大雪漫天,汴梁守兵多冻死,开封上的站岗士兵都冻死了。唐朝还好些,一度长江都能让驯象生存。长安多次出现无冰雪的极暖气候。

但大寒大暖极端天气还是很少的,到了腊月,就连黄河许多水流平缓的地段,都开始结上了冰冻。民工在这种环境下劳动,很是辛苦。因此,李威下过命令,让所有老弱病残的民夫立即回家,另外对留下的民夫每天额外加五文钱的补助。

可是包括韦弘机在内,都低估了百姓贫苦的压迫。两渠到了现在,正式分成了两段,新开河除了少量洛阳的百姓,大多来自陕州与虢州,丹水渠几乎没有长安的民夫,大多数来自商州与均州,少数百姓来到邓州。这也是一次合理的征调,毕竟施工地段离家越近,越不劳民。可这些地区征调的百姓,多是出自山区,或者是贫苦无依的百姓。现在给了他们一个挣钱的机会,也不算薄,又胜在长远,皆不愿意回去。

终究是天冷下来,不是在淤泥里劳动,可有巨石、笨重的机械,甚至在水边与在船上劳动,人一冻,身体不灵活了,时有工伤事故发生,有的也掉到河中,会水的人不多,两渠因此已经牺牲了十几个民夫。不仅于此,并不是干手干脚的,涔水积水,甚至主动用冷水相激,冷冷热热的,病倒的民夫增加,还有许多民夫生了冻疮。

不考虑名声,不把百姓当作一回事,这么大的工程,死几十个人不算什么的。杨广征***造舟,人久在水中长了蛆,还在继续劳动。比起杨广,真不算什么。

可都知道太子是什么人,再说两个监督的官员朱敬则与魏玄同,皆是清直之人。想停工怕耽搁工期,不停工继续下去,一半民夫能病倒下去。

只好先后报急。

李威也觉得此事马虎了,又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只有立即下令,带一些草药到工地上,治感冒与冻疮,让姚韦二人建几个大池子,每天晚上派人烧水,调了一批盐,放在池里,随水溶化,这是起消毒作用。再说,人多聚在一起,也容易产生各种疫病。又派人用大锅烧水,放上茶叶与姜片,取暖最好用酒,一是贵,二是酒喝多了在工地上更危险,用此法稍微暖和一***体。然后又调一批棉大衣棉袄,一个民夫发一件棉大衣一件棉袄。

最后一项开支很大,棉花是普及了,但没有普及到全国,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