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生性风流,很早就开了人事,在王妃没有入宫之前,就有了三子,李光顺,李守义,李守礼,以及一个女儿,但生母更贱,是宫中的普通宫女,无奈之下,只好将其生母册封为孺人。本来以这个势头下去,李贤会有很多儿子的,但突然转了口味,人伦之事不行,偏偏喜欢男风。男同之间,肯定不会有子女的,都导致了再没有其他子女出现。
李威也有了孩子,可出身同样很薄,碧儿原先也是普通的宫女,家门也寒,只是儿子喜欢。武则天对门第又痛又爱,对名门世家很是不喜的,但又在心中艳羡,包括以后嫁女的种种,都能看出她这种矛盾的心理。
所以这几个孙子出身,皆不让她很满意。
李威再次拍住母亲的手,说道:“英雄不问出处,母后十二言中,有最后一言,是给出身寒微老臣一个机会。论出处,当年的蟒氏与枭氏,比母后皆贵,然不及母后万一也。”
“也不能这样说的,名门与官宦子弟,也有他们的长处,你几个亲近臣僚,有几人不出自名门望族,或者官宦子弟的?”
这倒是无可否认的,除了西门出身寒薄外,连朱敬则都是当地的望户,韦弘机出自京兆韦,裴行俭出自河东裴,杨家的几个官员出自弘农杨,也算是小名门,要么薛仁贵出自农民,然而只是好感,与戴至德一样,还没有算是自己人,倒了他儿子薛讷与自己走得很近,也可以用,可也算是官宦子弟。
李威不能答。
武则天又说道:“本宫听说太子妃居然还是云英之身?”
“……”
“她是不错的,这门亲事当初本宫也曾犹豫过,但观你们成亲后,本宫反而很满意。此女品德贤淑,有雅量,与当初的蟒枭二人不同。你要善待于她。”
“是。”
说了会话,李威这才离开。
宫女进来收拾茶桌,武则天却低语了一声,道:“知音少,弦断谁人听?”
李首成站在一边低声说道:“皇后,太子对你还是很孝顺……”
“本宫知之……”武则天说完了,蹙起眉头。不知以后如何,现在李威种种举措,武则天对自己这个长子,颇是满意。李威某些小动作,她洞若观火,比李治看得还清楚。
这个长子在几个儿子当中,最有心机。打小的时候就很不老实,只是针对的对象不同,少年时针对自己,一度种种让自己多次下不了台阶。长大后,智慧更是过人,又有了一套初步雏形的班子可供商议。其实武则天也很担心的,以长子现在的名声地位,与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