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看了看,点了其中一个岁数最大的道长,问了他的名字,回答道号叫清虚。李威这才询问硝石与硫磺的事。
找对了人,清虚立即做了祥细的解答。
硫磺在医疗上有很多作用,比如镇咳祛痰,消炎缓泻。不过无论是炼丹或者医疗,认为硫磺是金石之药,与砒霜一理,皆有巨毒。因此,在使用之前,用烧灼的形式伏一下,又叫伏火,使毒性失去或者减低。名医孙思藐在丹经中也刻意提及此事,用硫磺与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砂罐子里,掘坑与地平,一段时间后,掘起放在砂锅里用木炭炒。李威听得冷汗涔涔,估计那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否则这一炒绝对会出事。等烧不起焰火了,取入混合物。但这些炼丹家已经知道这三样东西混合后,会有剧烈的反应,用了一些措施,控制反应速度。
攀谈时还让李威了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南北朝时候,北齐四面被围,形式困窘,又失去了火舌的来源,于是宫女想出一个办法,用柴棒沾上硫磺,放在火刀上划,可以划燃,名曰发烛。一度因为生活艰难,某些后妃们刻意经营发烛,改善生活。因此,提炼硫磺很早就在为之。只是关中硫磺产量很少,大多数在温泉与火山口才有,但有。清虚也有一套完善的提炼纯净硫磺的办法。毕竟想炼好丹,也需要各个材料纯净的。
硝石又叫土硝,产地很广,并且也知道将土硝,提炼硝酸钾含量很高的水硝之法。
准确说,黑火药各项技术,已经成形,离黑火药出现,只隔着一层窗户纸。比李威想的还要乐观,李威这才开口,说出自己的请求。当然,不能在三清殿试验,弄不好让三清殿出现火灾,又要招惹口舌。还有,试验时量不能太大。虽然威力小,可只要量足,炸死人,还不成问题的。又再三警告,不能接近火源等等。
总之,李威心情大好,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一下清虚的炼丹过程。又发现了清虚所用的两个小炉童竟是两个十三四的少女,长得眉清目秀。不由多看了一眼,心里在猜测这个牛鼻子,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女童。
两个小姑娘正在用扇子扇丹炉,让他看得不好意思,扇子都扇偏了。
……
算是新政,可是冰火两热天。
新粮仓反对的人很少,而且就近运粮,节约了大量开支,又让百姓少了许多徭役,甚至因为朝廷出了重资,阻止了粮价下滑,爱益的人多,受害的人少。又不是谋利,上下一片赞成之声。
可是几个蕃市引起的弹劾比较多了。李威倒是听到另一种声音,原来唐朝立国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