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许越他们不知。
人调走差不多了,又有一道圣旨下了过来。
这才是关于大雩祭祀的,圣旨说,因为太子生病了,所以西京大雩祭取消,改在了东都,李治与武则天二圣亲自主持。正常的旨意,可在许越他们离开后,才下了这道圣旨,就有些让人回味了。
用姚崇的话来说,李威与狄仁杰他们来往,甚至刘仁轨十分看好李威,皇上都未必会生气。但拱卫皇城的羽林军,却是让皇上很忌惮的。
这是皇上判断出来,羽林军只是军愤,否则这一次调动的人会更多。
李威只是苦笑,自己以为父亲是生气,才忘记了大雩祭祀,原来不是生气忘记了,是害怕取消了大雩祭,自己会产生什么误会,京城中又有许越等羽林军的“亲信”,会出什么不好的事。于是压到许越等人离开,才宣读这份圣旨。
谁说父亲懦弱了?
古书上说皇家亲情最薄的,果然……
此次洛阳之行,没有那么简单啊。
但大雩祭也是李威心中的心病,大雩祭取消了,真到了病好的时间。
于是再次邀请窥基大和尚前来,不但他,因为大慈恩寺的法会,窥基这一次不但将它当作了慈善事业,也当作了一次宠扬佛门,特别是他们法相宗的机会。请了许多大和尚前来。
高僧是有不少的,可辨论经义,唐僧在天竺打遍天竺无敌手,现在唐朝同样没有几个大和尚能辨过窥基的。因此,所谓的高僧,大多数却是法相门中的高僧。其他的,比如天台宗、法相宗,或者禅宗,一个个有名气的大和尚,有的因为路途远,赶不过来,赶得过来的,琢磨了一下,自找无趣,都没有过来。
其实在民间,禅宗弘忍的两大弟子,神秀与慧能一南一北,已经绽露头角了。
走进了寝殿,窥基直接问道:“难道法会,殿下不去参加了?”
知道太子被皇上召去东都,也知道太子这个病,是惧祸伪装的。现在就让他们做法事,使病愈,不用说,立即就要去东都了。
这是天家的事,但法会缺少了太子,终是少了一份完美。
就是我不去东都,也不会参加你的法会的。但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和尚,让自己做了挡箭牌,并且主动做了挡箭牌,心中有些愧疚,于是拿起笔,写了一句偈子:aaaaaa
佛在心头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这一个偈子禅宗意味同样很浓,不过讲究自修,却也不违背法